豫西,关中。一条山间小路上,萧瑟的落叶铺满了地面。一匹黄毛瘦马拖着一车山柴,沿大路缓缓走来。那车上坐着一个莽汉,不住地将鞭子甩在瘦马身上,骂道“喂不熟的畜生,整天吃老子的草料,还不好好干活,想做什么?”
那瘦马原本发声悲嘶,挨了这几鞭之后,却垂下头来,一声不吭。那莽汉更加恼火,啪啪又抽了几鞭子道“畜生,你还有脾气了?”正要接着再骂,抬头却看见旁边一座黑压压的高山缓缓靠近,吓了一跳,连忙抚着那瘦马的脖子道“好马儿,马爷爷,算我求你了,咱快点走好不好,绕开这鬼地方,行不行?”
瘦马扬了扬头,咴咴叫了两声,这才微微转头,绕过这山口去了。四周,静悄悄的,满山古木,斑斓华丽,时不时传来几声鸟鸣,似乎是一个世外仙境。
然而,这里是大散关,为周朝散国之关隘,故亦称散关。
大散关,自古便是兵家必争之地。秦汉时期,刘邦从韩信之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就从这里经过。三国时期,曹操西征张鲁、诸葛亮出师北伐亦经由此地。据史料记载,大散关曾发生大小战役七十余次,不知有多少无名白骨埋于此处。大散关,因了它“川陕咽喉”的位置,给这个名字蒙上了一层血腥之气。
此时,秋风渐起,万物凋敝,已经到了八月,距离金宋议和才过去短短六个月。可对于住在这里的人来说,那些兵戈战火、硝烟弥漫,却好像已经是上辈子的事情了。尽管有时,他们仍会在梦中看到那残缺的尸体、睁着眼睛的头颅,并浑身冷汗,在梦中惊醒。然而,对于这片土地来说,那些被战火焚烧过的地方,正在慢慢恢复它的生机。
天色渐渐暗淡下来,自山隘以东,放眼望去,一望无际,尽是枯树败草,朔风肃杀,吹得长草起伏不定。突然间,东边蹄声隐隐,烟雾扬起,过不多时,数十匹骏马狂奔向西,在里许之外一掠而过。
每匹马上面乘着一个人,都是体型剽悍,虬髯蓬发,望之便觉凶恶蛮横。为首一个男子却锦衣貂裘、相貌俊秀,只是也一般的皮肤粗糙、面色发红。他旁边是一匹小小马驹,颈上带着个花环,载着一个身穿淡绿绸衫的少女,看年纪大约十六七岁,双眉弯弯,小小的鼻子微微上翘,脸如白玉,颜若朝华,虽稚气未脱,却是一个十足的美人坯子。
这少女似乎有些疲乏了,问道“哥,咱们什么时候到啊,我好累啊。”
那男子转过头来,笑着道“快了快了,一会儿就到。”那少女撇撇嘴道“你都说了一路了,这一会儿到底是多一会儿啊?”男子道“这次真的只有一会儿了,半个时辰之后,要是不到的话,哥给你当马骑!”声音十分宠溺。
少女点点头,那男子回头道“都给老子快点,谁敢磨磨唧唧,我就煽了他!”却又是十分的蛮横。手底下的人倒也没什么意见,只是答应一声,便快马赶上。
山隘口,在那块斑驳的“秦岭”的石碑旁,有一座客店,挑出一张破旧的旗幡,上面写着“唐刀”二字。这客店原本不算小,可今日却分外挤满,每间房中都至少住了五六人,就这样安排下来,仍有七八十人全无住处。
其实,距离此地不远处还有一家客栈,可这帮人却宁肯挤在堂屋中围坐,也不愿意住别的店。他们服色各异、鱼龙混杂,有的相貌凶恶,有的仙风道骨,男男女女,杂坐一处,却也无人有什么怨言。只是偌大一个堂屋,虽然坐满了人,氛围却十分沉闷,除了同行之人偶尔低语几句外,相互都并不理睬。不但如此,尽管堂屋已经十分拥挤,几堆人之间仍要隔开几尺宽的距离,似乎彼此都十分戒惧。
店老板走了出来,站在柜台上,高声道“诸位英雄,诸位豪杰。小店新近从开封搬来,店面窄小,让诸位英雄受委屈了。为示歉意,小店特赠好酒,今晚请大家畅饮!”说着拍拍手,几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