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笔小说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0758章:军吏卒(2 / 6)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护住刘邦,让项庄难以刺杀成功。最后刘邦趁入厕机会,逃了回去,但后来刘邦果然成了项羽的心腹之患,还击败了项羽,夺取了天下。

当时项羽不杀刘邦,未必是错的,刘邦的实力弱小,对项羽构不成威胁。还有,项羽的地位并不稳固,如果他在宴会上杀了刘邦,会让其他诸侯“兔死狐悲”,不再信任项羽,对项羽夺取天下不利。项羽不杀刘邦,不算一个严重过错,但是在鸿门宴上,项羽却犯了两个严重错误。

一是项羽出卖了曹无伤。曹无伤是刘邦手下的左司马,他见项羽实力强大,为了讨好项羽,将“沛公(刘邦)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的消息告诉了项羽,但在鸿门宴上,项羽则出卖了曹无伤,让刘邦知道是曹无伤告的密,回去之后,刘邦就将曹无伤给杀掉了。因为曹无伤之事,刘邦身边想投靠项羽的人,也因为曹无伤之死,再不敢投靠项羽,给项羽传递消息了,这让项羽无法探察到刘邦的消息,不利于他和刘邦的作战,也影响了项羽实力的扩充。

二是鸿门宴上,项羽不愿听从范增的计谋。刘邦曾说,他能夺取天下,靠的是张良、萧何和韩信,而项羽有一个范增,他却不会用,所以他丢失了天下。楚汉战争时期,比范增更优秀的谋士很少,项羽连范增的话都不愿听,其他人的话他更就不会听了,所以楚汉战争时期的人才,会觉得项羽不会采纳他们的意见,而不去投靠项羽,转身投靠了刘邦,即便是项羽手下的一些人才,如韩信等,也因为项羽不采纳他们的意见,转身投靠了刘邦,这给项羽带来了麻烦。

项羽在鸿门宴上犯的这2个错误,远比他没有杀掉刘邦要严重,这导致项羽在楚汉战争中,输给了刘邦。

泱泱中华五千年历史,的确值得细品。正所谓读史可以明智,让我们少走弯路,了解历史知识对一个人的成长尤其重要。

书里商周更替这一段:周老师,年轻的时候曾跟一个叫商的老师打过一架,完胜!从此叱咤风云,威风八面,把学生管得服服帖帖。

还有介绍萧何这一段,以前只知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却不是萧何到底是干啥,这下可清楚了:萧何是什么人?他是刘邦的“后勤部长”、“神级宅男”,刘邦在前线无论翻来覆去怎么打,无论被人打得多么惨,永远有替补队员和粮草及时送到,当天下单隔天就到,道上兄弟喊他“萧顺丰”。

公元前202年,54岁的刘邦在山东定陶登基称帝,定国号为汉,定国都为“洛阳”。别看他如今意气风华,很难让人相信的是,就在七年前,刘邦还是因私放骊山徒役而被迫隐蔽在山泽之中的通缉犯。

七年,能做些什么?

对于孩子,可以从小学升到初中;

对于情侣,可以从恋人发展成夫妻;

人生纵有无数种可能,但若是有一个通缉犯站在你面前告诉你:他能在秦朝末年只用7年时间,就成为大汉王朝的开国之君,你多半会认为他在吹牛吧?

刘邦的履历就是那种夸张到不论怎么看,只要换个名字,就会让人认为是吹牛的级别。

这样的人,我们一般称呼其为:天命之子。

在大家的印象中,天命之子一般都是那种废柴流、退婚流,再不济也带个金手指、老爷爷的形象,怎么看也不像刘邦这样前47年几乎一事无成的类型吧,那么他有什么出彩的地方,能够得到历史的青睐呢?

刘邦比别的诸侯更擅长协调各方的利益:出身基层的刘邦,比起其他起义的诸侯们更深知人民的诉求,他在协调社会各方的矛盾时,也更懂得如何获得民众的支持;

在刘邦刚开始举兵反抗秦朝的时候,队伍是十分弱小的,基本上都是些同乡和亲友组成的团队。不过随着慢慢地发展,刘邦的队伍越来越大,最终在和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