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佐大臣的身份也会一直加在身上。
诸葛亮去世后,如果司马懿真的带兵进攻蜀汉,一举拿下西川,那么司马懿的利用价值也就没了,如此一来不但自己永无出头之日,而且也会连累自己的子孙。
众所周知,诸葛亮在生前极其注重与东吴的联动作战。在诸葛亮北伐期间也是联同孙吴同时出兵制约曹魏,虽然诸葛亮新丧,但是东吴也不会坐视曹魏攻打蜀不管。至少,当孙权在世之时,东吴是一定不会坐视不理的。
再者,蜀汉方面虽然诸葛亮去世,同样还有姜维、廖化、王平等智勇之将。同时兼,蒋琬、董允、费祎等智囊之士,司马懿想要在短时间之内打败蜀汉亦是不可能的。
同时,蜀汉的蒋琬、董允、费祎等人一定会联合孙吴共同阻击司马懿的进攻。由此,司马懿面对的不仅仅是蜀汉,而且还要面对东吴兵马。
加之,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蜀道进兵极难,粮草物资运输极为不便!
加之,司马懿并不会使用木牛流马之术来搬运粮草,因此如果想要大举进攻蜀汉,粮草是解决的首要问题,但是司马懿也无法很好的解决粮草的运输问题。
同时,司马懿还要防备东吴的阻击。
综合来看的话,司马懿如果在诸葛亮死后强行进攻蜀汉,想要一雪前耻的话,估计等待他的结果只会是死路一条。
即使不死,自己也不可能身居高位,更加不可能有机会打败曹爽,赢得最终的政权。
如果司马懿所率领的兵马被蜀汉、或者是东吴击败,不但自己脸上无法,就连子孙也将会被连累!
公元249年,司马懿悍然发动高平陵政变,一举诛杀了最大政敌曹爽。
杀完曹爽后,为免后患的司马懿,又诛杀曹氏七千多人,一时间洛阳血流成河,无数人惊惧交加。
司马懿用一场屠杀,让所有人都禁声!
那时候,曹魏的忠臣良将在哪里?他们的后人又在哪,为何少有发声阻止,甚至反抗?
曹操建立的曹魏政权,无疑是三国时代人才最多的阵营。
这个阵营最鼎盛时,按三国演义说法是,文臣无数,武将如雨,用人才济济都不足以形容。
这群人跟随曹操打天下二三十年,忠诚绝对没得说,但悲催的是,英雄也抵不过岁月侵蚀。
公元218年,五子良将中的乐进第一个殒命,成了曹魏宿将中故去最早的人。
公元219年,曹操的左膀右臂夏侯渊,在汉中之战被黄忠斩杀。
公元220年到229年,无数耳熟能详的名字接连故去。
这长长的名单中有曹操本人、曹仁、夏侯惇、夏侯尚、曹休、徐晃、张辽、于禁、曹彰、曹丕、许褚,这十年,曹操时代的主要战将死了大半,就连曹操继承人曹丕都去世了。
公元230年到公元239年,最后的名将张郃也在和诸葛亮的对战中殒命木门道,曹睿时代的大都督曹真也去世了,最长命的曹洪也走了,曹魏第三代帝王曹睿也去世了。
这群人的离去,让曹魏不仅失去了一大批人才,也失去了稳固的军队基础。
简言之,在公元249年司马懿发动高平陵政变的时候,跟曹操同时代或者差不多时代的曹魏甚至三国名人,就没几个了。
活跃在当时三国舞台的人,都是诸如姜维、司马昭、司马师、郭淮、邓艾这样的晚辈,或者如孙权、廖化、这样的老一辈长寿分子。
那一刻的司马懿,就是一个,用自己的年纪,熬死了无数人。
老一辈都死绝了,曹魏新生代能顶上去也不至于如此悲剧,但新生代不给力就让人难堪了。
新生代不给力,曹魏宗族青黄不接。
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