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可以说,太宗之后,玄宗之前,称得上政治家的只有狄仁杰。他作为一名精忠谋国的宰相,一生忠君爱民,谨慎自持、从严律己,是武则天最为宠信的大臣。
徐有功,唐代最著名专司审案的官吏,是历史上罕见的一位以死守法、执正的清官。
徐有功虽长期担任专职审案官,却因敢于严格守法,犯颜直谏,执正、平反成百上千冤案,救活人命多达万人以上而名留青史。
《新唐史》对他有“虽千载未见其比”之赞誉。有关徐有功刚正不阿、守法护法的事例很多。他任法官前后执正大案六七百件,救人数以万计。他既不为己谋利,也不为君主之私欲所动摇。正因为他是一位守正不阿清官,才能在种种诬陷冤告中傲然挺立。
公正、忠诚、无私、才干和勇气,是徐有功成为古代最优秀法官的主要原因,因此被当时人誉为“自古无有”的好官。
包拯,在华人世界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就连从来不读书的也知道。龙图阁直学士包拯,在民众心中是明镜高悬执法如山的象征。
据正史记载,包拯权知开封府时,曾大开正门。民众但有冤情,可以直接上堂控诉。办事人员做不了手脚,一贯横行霸道的贪官污吏和地痞流氓纷纷收手。
包拯廉洁公正、立朝刚毅,不附权贵,铁面无私,且英明决断,敢于替百姓申不平,故有“包青天”及“包公”之名,京师有“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之语。包公比阎王爷还铁面无私。后世将他奉为神明崇拜,认为他是奎星转世,由于民间传其黑面形象,亦被称为“包青天”。
海瑞生于公元1514年,死于公元1587年,享年73岁。海瑞的一生,经历了正德、嘉靖、隆庆、万历四朝。海瑞是中国古代最为耀眼和有个性的清官。
海瑞的清廉恐怕中国人都知道。海瑞的清廉举世闻名,绝对真实,而且清澈见底,清的不能再清。
海瑞晚年,官位很高,右都御史,相当于现在的监察部部长。但海瑞去世时,连丧葬费都没有。据说他的同事去主持海瑞的丧事,看见海瑞住处用葛布制成的帏帐和破烂的竹器,因而禁不住为之悲泣不已,凑钱为海瑞办理丧事。做官做到如此,可以说是一清见底了。
而且海瑞是一生坚持他的清廉。他当知县时,饭桌上的蔬菜都是自己种的,酒肉之类的,则极少食用。
据说有一次,海瑞给母亲贺寿,买了两斤猪肉,这件小事瞬间红爆朋友圈,海瑞一夜之间成了网红。当时的总督胡宗宪都忍不住大惊小怪,发朋友圈说:你们知道不知道,海瑞买肉了,买了两斤猪肉,两斤耶。严嵩点了32个赞。可见海瑞的清廉到了什么程度。
汤斌为官一生,几乎所有精力都集中在河务和漕运的治理上,并注意为百姓减轻负担、赈灾救施、兴利除害,从而始终躬身实践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民本”思想。
汤斌为官清廉,至死仅遗俸银八两,连买棺材的钱都不够,真正可谓是一代清官。
于成龙在20余年的宦海生涯中,三次被举“卓异”,以卓著的政绩和廉洁刻苦的一生,深得百姓爱戴,被康熙帝赞誉。于成龙去世时木箱中只有一套官服,别无余物,市民痛哭,塑建雕像祭祀,谥号清瑞。
康熙:“清官第一,天下第一廉吏”。康熙破例亲自撰碑文并题写“高行清粹”匾额给予褒扬。
古代行政体系是以皇权为核心的,目的自然是维护君主专制。因此,历朝历代都会通过分化事权的方法来削弱相权,稳固皇权。但是,分化事权,又导致行政效率低下,国家又不得不适当集权。唐宋时期的中央机构不断调整,反复在分权和集权之间徘徊,这正是两者矛盾的反映。
而李安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