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你出发太久,就会忘了当初的目的是什么。
王希咖就是这样。当他一路吃着烧烤跳着舞来到德纳里山面前的时候,几乎都要忘记自己是来爬山的了。
这雪山坐落在一片草地之上,风景优美。就是山很高。
看着高高的雪山,王希咖都有点不想爬了。在山脚底下拍过照片不就行了,也没比要上。
可是随行的人们却都很兴奋,他们生活在北美,见过这山许多次,却从来没有想过要爬上去。如今正好趁这个机会去爬爬看。
德纳里山,或者说麦金莱山是第三纪晚期和第四纪初期隆起的巨大穹窿状山体。有南北二峰,南峰看上去好爬一点,但实际上南峰更高。达到了6193米,而看上去比较难以攀登的北峰,海拔是5934米。
“我们爬南边那座吧。”王希咖说道。
“好,爬。”身边的朋友一句二话都没有,名副其实说走就走的旅行,非常洒脱。
6000多米的距离,如果是在平地上,按正常步速一个多小时就走到了。但是如果是立体的,花的时间就多了。
6000米海拔的高山,虽然不像8000米那么难爬,但也不是一两天就能登上去的。登顶得看天气。阳光明媚的话一会就能上去了,但是假如刮起暴风雪,那就只能等待。
据说在后世攀登珠峰的时候,有人为了等一个能够登顶的好天气,在珠峰营地等了一个多月还没等到,生生给等死了。
在这个年代没有气象卫星,要判断天气只能凭感觉了。
王希咖的计划是第一天攀登到海拔3000米的高度,这个高度正常人一天就可以完成。第二天看情况休息或者继续爬,到5000米左右扎营休息,然后选一个好天气,登顶6193米的德纳里山主峰——德纳里峰(麦金莱峰)。运气好的话,三天就可以完成。
在后世,攀登4000米以上的高山,就必须要全套装备。
登山鞋,风雪衣就不说了。冰镐,冰爪,钢锥,安全带,主绳,辅助绳,雪崩飘带,钢锤,雪铲都是必须的。
此外还需要各种露营装备:帐篷,睡袋,睡垫用来睡觉,炊具用来做饭。
同时通信装备和手电筒也是必需品。
另外,氧气装备,药品,摄影器材也是必须要带的。
这一套下来,烧钱不说,光是重量就达到几百斤。平均每个登山者的负重都在30斤以上。
而王希咖在这个时代的即兴登山,装备就不用想了。没啥风雪衣,也没有登山鞋。就一人搞了一套北极熊皮大衣,穿着鹿皮长靴,万事。
工具也只带了刀子和印第安战斧。帐篷和摄影器材倒是带了,但是药品氧气一概没有。相比于后世全套武装的登山者,这就相当于裸登了。
裸登就裸登吧,王希咖倒是一点都不担心:身边有会变身的狼人,美洲豹人,会飞的天狗,身体素质比后世的登山者强的不是一点半点。
关键是还有萨列满和扎克这两个冰雪生活经验丰富的人。萨列满可以制造冰屋,搭个冰屋比一般人扎帐篷还快。
这雪山上温度和因纽特营地的温度差不多,因此王希咖觉得在雪山上搞个冰屋也完全可以做到。
至于扎克就更厉害了,他本来就是生活在雪山上的。虽然他住的那座亚洲雪山和美洲雪山相距甚远,但雪山就是雪山,基本上也都差不多,无非就是山,上面有雪有冰川。有扎克领着大家爬山,相信登顶也不是什么难事。
“朋友们,上吧!”王希咖也是个行动派,也不再扯些有的没得了,直接就往山上走。
德纳里山附近都没什么人,风景极好。山脚下有个河,印象里好像是叫库伯兰丁河还是什么。还有一些不知名的小湖泊,湖里有一堆堆的天鹅和各种候鸟,简直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