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笔小说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一百三十章 盐铁之辩(1 / 3)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洛阳城东有一条百步街,从前便是各地商贾们汇聚之处,在一条长不过百米,宽不过三丈的街上,来自江南的商贾们在此贩卖最精美的上等丝绸,来自塞北的商贾们在此贩卖品种最纯良的大宛马。这些极为稀罕的物件,只有在洛阳城这个权贵云集的地方,才能卖出一个好价钱。

如今,这条百步街早已今非昔比。刘肇在位时,曾命人将百步街前后的巷子贯穿打通,本意是为了从皇宫出行方便一些,因为这条街道是从皇宫至皇家陵园的必经之路。无心插柳之举,却成就了洛阳最繁华的大集市。

到了今天,在这四通八达的十字路上,绵延数百米皆是熙熙攘攘的往来商旅。江南绣娘手中五颜六色的丝绸、西域铁匠熔炉里削铁如泥的刀斧、醴陵砖窑里斑斓精美的陶器、和田山下艳若鸡冠的红玉,还有马匹、毛皮、药材、粮食、笔墨纸砚等等皆汇集于此,琳琅满目。来自全国各地,乃至匈奴、乌桓、鲜卑等地的商贾们,一年到头络绎不绝,热闹非凡。

洛阳集市只是如今大汉的一个缩影。

当年刘肇亲政之后,便一改“重农抑商”的旧习,大幅降低了对商贾的征税,自此各地郡县经商之风蓬勃而起。到了今日,不止长安、弘农、冀州等富庶郡县商市一片繁荣,扶风各县甚至兴起了夜市,就连幽州、凉州等偏远边塞之地,也兴起了关市。汉人商贾与来自匈奴、鲜卑等地的西域商贾们,以马匹、丝绸、茶叶、皮毛为主要生意,往来频繁。

这其中,自然以京都洛阳最为兴盛。正如今时大儒王符所论“今察洛阳,资末业者什于农夫,虚伪游手资于末业,天下百郡千县,市邑万数,类皆如此······”

受益于百业兴盛,商市繁荣,从刘祜登基以来,大汉的国库便日渐丰裕。现在,邓绥想要为这欣欣向荣的盛世景象再添一把火,她把目光投向了盐铁之政。

盐铁两项自古以来便是关系百姓民生的重要物资,本朝武帝伊始,为尽快扭转国库空虚的局面,将盐铁收归官营,在盐铁产地设盐官、铁官进行治理,垄断货源,借此迅速实现了国库的充实。至今盐铁官营之策已延续两百余年,长期以来都是由朝廷发号施令,各地盐铁官员奉命进行开采,时间久了,这其中的弊端也逐渐显现出来。

最大的问题便是开采的指令是朝廷每年年初下达的,价钱也是年初定下来的,可是这一年中随着百姓和货物的流通,随着商市的兴起,百姓对盐铁的需求也日益旺盛,有的富庶郡县根本是供不应求。官家渠道买不到足够的盐铁,便只能从地下的黑市里交易,到了今时今日,盐铁黑市之风已经是屡禁不止。与其朝廷这般苦心经营却不得善果,不如实行私营,开放给豪绅们去开采买卖,朝廷只要控制价钱合理,保障民生即可。然后,再向这些得了特许经营盐铁的豪绅们征收税款,如此既可以保障国库收入,又可以省却朝廷上下盐铁专营的各种繁琐,还能让各地郡县自行调节平衡,不致出现供求颠倒,黑市之风横行的境况。可谓是一石三鸟。

然而,打破老祖宗的规矩,说来容易,真要做起来却是千难万阻。

第一个跳出来反对邓绥的便是陆珩。

陆珩搬出了当年桓谭上书光武帝的那套言论道“夫理国之道,举本业而抑末利,是以先帝禁人二业,锢商贾不得宦为吏,此所以抑并兼长廉耻也。今富商大贾,多放钱贷,中家子弟,为之保役,趋走与臣仆等勤,收税与封君比入,是以众人慕效,不耕而食,至乃多通侈靡,以淫耳目······”

事实上,陆珩不止反对邓绥施行“盐铁新政”的想法,对于现在天下人重商而轻农的势头,他也深深感到不安。农桑自古便是国之根本,而今经商之风日盛,商贾们借着商市的兴隆获利愈丰,引得那些辛苦务农的百姓们也跟风起来,长此以往,农业萎顿,粮食不足,这将是何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