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笔小说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50章 去熊岛(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被流放的山东缙绅,从日照港登船,向朝鲜南部驶去。赖汉娶好妻的事还真不少,居然不少人有老婆跟随。

同行的还有一些看押他们的士兵,不过这些士兵三年后就可以拿着高额补贴回家,自有人来替换他们,而这些流放的缙绅得待到死。

目前,朝鲜的忠清、全罗、庆尚、江原、咸镜五道基本上都被义军控制,朝鲜朝堂上的亲清派有人提出,应该请清朝出兵救援,但是遭到了朝鲜国王李倧的断然拒绝,李倧大义凛然地说:“朝鲜家事,北虏何预!”

倒不是李倧真的高尚到宁肯被起义军推翻都不请外国人,而是他看明白了,这就是一场针对朝鲜朝廷的巨大阴谋。那些反贼是没有能力打平安道、黄海道吗?他们分明是盼着朝廷请北虏来。清廷眼下自身难保,就算派兵,不过来个三五千人,能有什么用?

这些造反的奴仆早已今非昔比,从广东买进武器,有加入他们的职业军官组织训练,还有大量士大夫的家产作为军费,清军要想打败他们,至少也得出动一两万人。现在整个辽东的清军有这么多吗?

只要国王向清朝求救,李氏一族的合法性就彻底断绝了,大明崇祯皇帝就是前车之鉴。当年虽然有三田渡之耻,可那毕竟还是在南汉山城被围到弹尽粮绝,不得不降,而现在起义军刚刚喊出要国王逊位的口号,国王就急不可耐地勾结清军,那就怎么洗也洗不白了。

宁肯最后搭走私船去山东投降袁时中,也不能降清,这就是李倧得出的判断。投降天朝,最起码还能当个摆设,每年吃点俸禄,朝鲜本为中华藩属,失国之后出奔山东亦不为非。而一旦降清,那就是出卖国家、背弃祖宗,被捉住之后凌迟处死也没处喊冤去,中朝两国缙绅百姓都得拍手叫好,那些投降过清朝的还得叫得尤其响。

何况以现在的局面,降清之后被抓回来是大概率事件,现在降清,和一九四五年去长崎归化成日本人有什么区别。

朝鲜义军打到了咸镜道,有些问题就得提上日程了,咸镜道邻近女真之地,边界问题不能不谈。

为此,李自成在离开武昌之前,已经在张献忠、罗汝才、纳敏夫三人派来的使者的见证下,与朝鲜义军签订了协议。两国未来的边界是鸭绿江和图们江,一些女真人本来就生活在图们江以南,也有为躲避清朝逃过去的,中国都不会追索。朝鲜人有越界垦荒的,待收复辽东之后,都成为中国的编户齐民,从此与朝鲜国无关。

生活在图们江流域的许多东海女真部落,长期与朝鲜的穷人比邻而居,一起受朝鲜官吏欺压,互相之间并没有什么仇恨。他们宁肯去给朝鲜人做长工,只要给口饭吃就行,也不肯去为“同族”的皇太极当炮灰。前段时间关内流行天花,东海女真是女真三大部中居住地最偏远的,因此对天花的抵抗力也最弱,死者极多。就算躲进长白山变成原始部落,都比进关送死强。

对于未来怎么解决辽东问题,李自成思考过很多,不仅要防女真人,也要防朝鲜人。真要是自己后世子孙里出了万历那样的混账皇帝,用李成梁这样的混账总兵,又把辽东搞得民不聊生,朝鲜也未必不能席卷辽东,挥师入关。

辽东之地,东有朝鲜,西有蒙古,北有俄国,要想守住,最好的办法就是有足够的人口。也不见得非是汉人,只要是朝廷能有效支配的人口就行。

只要是编户齐民,又不担心造反的,就是朝廷可以有效支配的人口。因此只要清朝没有了,汉人和女真人的矛盾就不是主要矛盾了。朝鲜人越界采参、种地,侵犯了女真人的利益,女真人能找谁诉说?只能找朝廷的官员和驻军,在这种情况下,女真人不仅不是敌人,而且还是朝廷统治东北的助力。只要是定居的民族,朝廷就一定能管得明白,要是连这点自信都没有,那一千八百年的封建帝国历史都白过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