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的白洋淀里没有李霜泗,但是“家里受过土豪霸道的害,父母去世,人亡家败,逼得没有办法,才走上这条江湖道路”的人不计其数。即便是封冻了,芦荡密布的白洋淀也是地形复杂的地方。在密密麻麻的芦苇的掩护下,各地义军开始向白洋淀集结。
“不要管冷铳冷箭!全速冲过去!”阿济格现在也有些慌了,自打进入白洋淀,火铳的声音此起彼伏,清军几乎每走一步都会遭到袭击。
冷铳冷箭可以不管,可义军的袭击越来越大胆,甚至有清军直接被挠钩拖入芦荡,也有的义军敢冲杀出来和小股清军接战片刻。虽然清军也杀死了不少义军,可这依然无法抵消他们心中的恐惧。
连续的缺乏后勤保障的撤退严重消耗了清军的士气,现在旗军成了绿营水平,绿营成了明军水平。倒不是说明军或者绿营就不会打仗,只是人家拿什么待遇就干什么活。
“闯贼!闯贼离我们只有十里了!”不知怎么的,田见秀突然一下贴了上来。
闯军的行军速度,此时已经完全可以吊打清军了。本身的组织完善程度已经不亚于清军,每到一地又都有当地义军接应。柴炭、锅灶、房屋、扎营的空地,都是提前准备好的。一切都让闯军感受到,这根本不是敌占区,而是自己的国土。
“曹贼也来了!”两支曹营的骑兵正从左右两侧向清军包抄。虽然两支骑兵都只有两千人左右,但是侧翼被包抄的恐惧却深深影响了清军。
突然,毫无征兆地,殿后的绿营兵崩溃了。
一支已经没有斗志的军队,根本挡不住被三面包围的恐惧。走到今天这一步,谁都看明白了,大清朝完了,一退再退,现在退到了京畿,而敌人又追到了京畿,这还打个屁。
战前,清军将领一直在向士兵宣扬“流贼必定内讧”。指望靠这种事来战胜对手已经很不靠谱了,而且现在流贼没有内讧,清军还有什么士气可言。
阿济格都还没明白是怎么回事,混战就开始了。四面八方都开始交火,虽然知道肯定大部分只是义军,但鬼知道到底哪边是义军,哪边是主力。
清军如果立刻停下,结成阵型,还是有反击之力的,可是现在,清军上下都陷入了深深的怀疑之中,反击打得赢吗?
阿济格这样的高层知道更多基层士兵不知道的坏消息。张献忠在十月出兵山东,拜音图接到了“后撤保师”的命令,一路撤到了沧州,目前李自成、张献忠、袁时中都已经到了德州,整个山东不复为大清所有。
纳敏夫全然不顾清朝的议和要求,在固关之战开始后不久就和袁宗第一起猛攻宣府,济尔哈朗尚且挡得住,但是在塞外,蒙古各部输得一塌糊涂,就连喀喇沁左右翼都受到了攻击,清朝不得不考虑被贺兰部截断辽西走廊的可能。
就算阿济格再没脑子,现在让他坚信自己就地反击就能打赢,也太为难他了。
皇太极也没法来支援他,济尔哈朗、阿济格、拜音图指挥的三支大军在外,留守京城的已经是清朝最后一支机动力量了,一旦皇太极支援阿济格,又打了败仗,清朝立刻亡国。
可是不打就不亡国了吗?从开始考虑“万一打输怎么办”的那一刻开始,清朝就已经没救了。
阿济格认为,敌人的主力不太可能绕到自己前面,正面之敌估计都是本地反剃发的刁民。他对清军的行军速度还是很自信的,只要从正面突围杀出去,一路狂奔回京师,还能保住自己这支部队的主力。
清军顾头不顾腚地向北狂奔,闯军和曹营便在后面猎杀掉队的人,曹营骑兵从两翼逼上,不时向清军放箭,使得清军的行军队伍越来越向中央集中。
阿济格想得没错,雄县的几万百姓就算人人执戈上阵,也拦不住他的大军,但是他们的力量却可以用一天的时间给清军准备一份大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