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呢,辛苦也就辛苦呗,反正农资店确实是个不错的活计,就算是一般点的农资店,一年账面上也能赚个四五万块钱,这在当下的农村可谓是妥妥的高收入,因此苦点累点也没啥——人家老乡也没比自己轻松,但一年到头也就赚个几百上千块,自己已经是在天堂了
如果这种情况能够继续维持下去,农资店和农户之间彼此帮扶,双双成就,那倒也是一桩美谈。
但很可惜,这几年来,一些情况正在悄悄发生转变,像杜老板的这种老牌基层农资店,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1、基层农资店的数量越来越多,当下就连这个周边仅仅只辐射了2千人不到的镇集上,都出现了3家农资店——要知道,镇雄是滇南出了名的贫困县,再加上人均耕地少,且以山地为主,以前可是向来被视为鸡肋之地的,连这种地方的农资店都开始扎堆,其余地方可想而知。
僧多粥少下,即便是杜老板这种熟人无数的老牌农资店,也被新店的低价促销分走了不少的一批客户。
虽然新出现那么多农资店,表面上看起来像是大伙看见农资店赚钱,因此一窝蜂地涌入,但事实上,只要你了解改革开放后,尤其是98年东南亚金融风暴后,外资在华夏境内的投资增幅曲线以及重点转投的领域,就知道这背后的深层次原因了。
2、随着华夏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越来越多农民开始撂荒,转而涌进城里打工去了。
事实上,这种空心化的情况早在90年代,就在北方和沿海地区早就非常明显了,但在滇南,却是在最近几年才开始大量出现的——没法子,滇南人向来被称为“家乡宝”,这还是在镇雄,要是换在诸如红河、玉溪等相对富裕的地方,农村明显空心化的情况还要延后。
要知道,农村人员大量流失,其实最受影响的是像杜老板这种老牌农资店——除了基本盘的大幅缩水,随着那些有着十多年老交情的客人一下子少了许多,没有了足够的口碑传播,对比于隔壁农资店的降价促销,其余的农户未必真的会选择更靠谱的自己
3、随着撂荒土地的增加,大量外来种植大户的涌入,在补缺了耕地使用效率的同时,也大大降低了普通农户对他们这些农资店的依赖。
众所周知,滇南是华夏首屈一指的农业宝地,不管是水果还是蔬菜,只要是滇南这片红土上种出来的,品质总归是要比别的地方品质高一些,更容易卖得起价格不说,由于光照实在充足的原因,同等条件下,大部分农产品的亩产量还往往比别的省份更高些,一些高价值的经济作物,更是只有滇南这边才能种植。
于是在大量本地村民撂荒之后,许多以江浙两地为主的种植大户闻讯赶来,迅速地用一个相对比较低的价格与村里签订了土地流转合约。
要知道,江浙地区是华夏最先试用欧美现代农业模式的地区,虽然在到底是采用“盎格鲁-撒克逊模式农业”,还是走“莱茵模式农业”的问题上,一直有所分歧;但不管怎么样,在当下来看,其生产种植模式的确要比镇雄本地的小农模式要先进的多,其增配的诸如半卖、滴管定喷等设备,在此时看起来也的确科技感满满。
这一下就真的从根上伤到本地的农资店了。
或许这些种植大户的基础肥料和部分农药还是会从乡镇上的农资店购买,仅仅只有部分种子、叶面肥和特殊的农药会从自己的渠道来购买;
但问题是……人都是有慕强之心的啊!
要知道,对于那些老牌农资店来说,最宝贵的资产其实是农户对他们的信任以及依赖——而“依赖”这一点,其实主要来源于这些农资店老板对他们在技术上的长久支持。
但现在,这些种植大户用一种更先进、更牛叉的姿态出现,周边的农户在打听到对方能够把农产品卖上更好的价格后,很自然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