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播撒树木的种子,这些树木并不需要有太高的经济价值,只需要起到水土保持的作用就行。
这部分工作也只是刚刚开始,之前大部分无人机等空中播撒设备都用在草籽的播撒上面,加上之前播撒的草籽已经形成了大片绿色,起到了一定的水土保持效果。
因此并不是特别紧急,需要按照步骤来,在不影响整个工程目标的基础上,以最小的代价来实现,这是最佳方式方法。
为了配合水土保持作业,麒麟环境工业集团都没敢在夏季实现大规模人工降雨,只进行了有限的生态补水降雨,让这些植被能够更好地生长。
可以说,国家花费万亿元的资金,就能实现如此宏伟的工程,算是非常划算了,而承包商为了能够在有限的资金情况下实现盈利,也是使出了浑身解数。
像万城基业研发的超级河道疏浚机械,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积累的技术不仅可以用于河道疏浚工作。
还可以用在填海造陆领域,像我国南海的一些岛礁,如果使用这样的技术设备,能够以更廉价的方式造出大片的陆地出来。
例如为了能够降低植被种植成本,大量使用了无人机设备,这极大促进了我国在民用无人机领域积累的技术。
虽然我国本身在该领域就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是通过麒麟环境工业集团大量采购,以及专用于水土保持作业的需要,还是诞生了很多新的技术。
任何一项超级工程的背后,不是单独的人力堆叠,如果简单的人力堆叠就能完成,很多工程估计早就开始建设了,又何必等到现在。
超级工程背后的直接推动力,其实就是科技和工业产业作为支撑,反过来超级工程也能促进工业和科技产业的发展,两者是相辅相成。
当然,黄河疏浚工程也只是完成了第一期,后面还需要对整个黄河水系进行梳理和疏浚工作,让整个黄河流域和支线流域,变成真正的北方水乡。
这边正在举行黄河疏浚工程第一期工程竣工仪式的时候,那边已经开展了黄河流域治理第二期工程的谈判。
参与的承包商并没有多少,还是万城基业和麒麟工业集团,也只有他们有能力完成如此规模的水系治理工作,其他企业根本就没有能力参与进来。
谈判的主要内容,还是关于承包费用问题和具体治理那些流域的事情,以及需要达到什么标准,这些才是谈判的重点。
黄河主干流域虽然后面还要进行水土保持作业,不算完全完成,但是已经没有什么大问题,只需要按部就班就行。
这时候对黄河各大支流的治理工作就马上提上日程,而且还显得比较紧迫,原因就是各大支流的水量也在大幅增加。
如果不尽早处理,各大支流发生水灾的可能性同样非常大,而且支流携带的泥沙量也不容忽视,水土保持工作也要尽量展开。
除此之外,为了应对北方气候改变带来的其他反应,光是对自然形成的支流进行治理还不够,还需要进行一些人工河流的建设工作。
以往建设一条规模不小的人工河流难度很高,但是有万城基业的超级疏浚设备在手,将不可能变成了可能。
因此双方需要组织大批的专家学者,对人工河道的开凿进行论证,对工程规模需要进行计算讨论,这些都需要花费时间。
好在人工河道的开凿目前没有纳入到第二期治理工程里面,第二期治理工程主要是针对黄河自然支流进行治理。
经过半个月的专家讨论以及承包谈判之后,双方终于达成了合作,第二期工程总承包规模为2万亿元。
其中1万亿元用于黄河13大支流的疏浚工作以及其他未成规模的河道疏浚工作,虽然土方量可能没有黄河主干道那么大。
但是疏浚工程量比黄河主干道还要多,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