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8章 前缘
王乐梅虽然是文物局出来的,也只知道澄心堂纸历朝历代都在仿造,但是多少研究者终其一生都难得碰到一种,能够像周至这般断言这个祖刻本包含了三种澄心堂纸,这等功夫怕是国内都没几个人能够一眼断言。
殊不知周至对这东西实在是熟悉得不能太熟悉了,家中就收藏这一沓的南唐澄心堂纸,在修复《坐龙图》和《筹笔驿诗》的时候,顺便对南唐澄心堂纸也有了深刻的研究。
而剩下的几幅宋画,几乎都是用在北宋时期复原出来的潘氏澄心堂纸作为底本。
剩下的就是明代和清三代仿造的澄心堂纸,有了上两种的底子,明代仿品蜀大古籍修复研究室里就有不少,清代的启老和王老家中都有收藏,他们送给周至的法书便是用那样的纸书写的。
周至现在轻轻翻动着贴册:“墨拓的用纸,是南唐澄心堂纸,纸质肤如卵膜,坚洁如玉,细薄光润,用白芨水炮制后,便是最好的拓印用纸。”
“但是南唐澄心堂纸在北宋时期都已经过于珍贵,因此除了这一版祖刻本,采用南唐纸以外,宋代后来的版本都没有再采用过。”
“除了镜心是南唐澄心堂纸以外,这四本贴子在清代被精心修复过。”
“裱背能够不重新揭裱的,基本都保留了原状,这些用的是潘谷发明的宋代澄心堂纸;”
“需要揭裱修复的,裱背用了清代仿造的武殿澄心堂纸,这种纸康熙朝出得最多,存于武英殿内,故而也被称作武殿澄心。”
“那这三种纸,各自有什么特征和区别呢?”东西虽然被李启严收藏了几十年,但是对于这方面的造诣研究,也不敢说达不到周至这样的程度,就连台岛和岛国的专家,也是通过现代科学技术监测,知道这帖子用纸分别来自宋代和清代。
南唐和北宋时间间隔太短,当时的机器甚至都没有能够监测出来。
“澄心堂纸的构成主要是楮和茧,还有一些麻料。”周至解释道:“总体来说,就是随着年代的推移,工艺越来越精,楮丝会被加工得越来越细。”
“而反过来,人们在不断对蚕种进行筛选,导致蚕茧越来越大,蚕丝自然也就越来越粗。”
“还有一条就是棉纤维的加入,”周至说道:“明代以后的仿品,为了坚固柔韧性,加入了一些棉纤维,这个在南唐纸和潘氏纸里是没有的。”
“而棉纤维的成分,也是随着时代的推移越加越多。这三者结合起来判定,就是历代澄心堂纸的重要鉴定依据。”
“哈哈哈哈……”李启严开心至极:“妙哉此论!明明仔细一想就该理所当然的道理,不点破这窗户纸却愣就是想不到!”
“守着这两部法帖几十年,还当不了今天一堂课,真是大涨见识啊!”
李乐海问道:“那这墨又有什么特征?如何能够断定是着名的廷珪墨呢?”
“廷珪墨不磨不耗我才勉强认得出,做成书画后就不行了,”周至赧笑道:“不过历史有记载的,北宋淳化阁贴用的就是这三样材料,这里两种都已经对了,剩下的那样也就不用多想。”
“的确也是。”王乐梅刚刚也被周至的神奇表现惊着了,跟李乐海的思路一样,也在琢磨如何分辨这廷珪墨的墨迹,现在给周至这样一说,不禁哑然失笑:“要说谁能用失传大半的宋代八答锦和珍贵的南唐澄心堂纸造假,却是不大可能的事情。”
“还有就是拓印的字迹。”周至书法上也不外行:“这个祖刻本,是目前见过的所有拓本高清图片里,印迹最清晰的。”
“就好像我那个一刀平五千的钱母,拓本越是原本越清晰,越往后翻刻越模糊,《淳化阁贴》各个时期的翻刻拓本,仔细观察,字迹的清晰程度差异还是很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