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位次。书,要读一辈子。但有没有血勇、通不通武艺,是为将者的根本!不论天罡地煞,朕都会好好栽培。今日,你们就先争个由朕亲自考较的机会!”
“众武举,可听清圣上口谕了?”
“末将听清了!”
杨一清点了点头:“武试四天,每人每天只考一类。首日,每人演练武艺,以待考官评分。第二、三、四日,甲、乙、丙三组比武台较技。第五日,一百零八正副榜统出,排会试座次!”
他顿了顿之后说道:“抽组后,就听令按先去自己首日考较类目,考毕则到比武台先后演武。各类考较、较技先后,或有耗力、负伤之别,这确实不甚公平。但战场之上,也多有不公平。运由天定,命需己争,都听明白了吗?”
武举不比文举,坐在贡院里同样的题目、同时开考。
能站在这里的,在此前乡试里其实也是这样。将来打仗,难道也要怪还没吃饱喝足养好精神,又或者天公不作美、敌人搞偷袭、自己连连苦战吗?
“末将明白!”
“抽组,开考!”
近五百人被分成三个组,不同的组每天只在一个区域考其中项目。
像考箭术的,危险性不大,看准头罢了。
但考马箭、马刺的,意外就会多一些。
而考翘关举重和负重攀行的,则费力很多、也可能臂膀、腰腿受伤。
连续五天,抽签分组确定后,就将是一场连续考验了。
武举会试的武试正式开始,众武举耳边还一直有五军营里络绎不绝的操练声。
每个区域都有专门的评分考官,在这个区域的考官,来自边镇。考力量那边的区域,考官来自兵部和兵科。考箭术和步行枪刺的那边,考官则来自五府。
而比武台那边,评分考官则来自皇明大学院,那兵学院里的“五岳”。
杨一清、顾仕隆等人,则坐于点将台。
到了下午时,今天第一场就要考马上射箭和马上枪刺的陆炳还在排队候考。
和他一组的,也有锦衣卫卫学里的人。
他们的身份,在排队的交谈中已经被人所知晓。
现在一边观察着竞争对手纵马在那里考试的情况,有人也问陆炳了:“陆兄弟,你们一直在京城。这京营之中,操练竟是一练一整天吗?”
陆炳啧啧作声:“这可不是寻常的操练。”
“这话怎么说?”
“寻常操练,如今京营是一日练武,一日演阵、一日上课。但眼下,各省各边决出的五品以上、三品以下将官前三,那些县爵的京城大比,也在这里。”
“……是他们?”
“咱们只比个人武艺,他们人人领一总,操练新兵。”陆炳嘴角带着笑,“去年今年应募到五军营的新兵,遭大罪了。那都是大明各省悍将们的前程啊。”
“……陆兄弟知道得真多。”
陆炳咳了咳,掩饰道:“他们已经在这里练了快三个月了。等咱们比完,他们也要在这里比的。这事不新鲜,京城里早就在议论。”
“是吗?”陆炳的熟人朋友问了一句。
“伱不知道?你太用心准备会试了!”陆炳很肯定地说,然后突然大喊,“好!”
他眼睛看着场中考生的英姿叫好,旁边人不由得看了看他:你小子阴险,人家这一箭脱靶了,你叫好,是因为少了个竞争对手吗?
陆炳面不改色:没控好马,怪我喽?
而另一边的俞大猷已经比完了举重和负重攀行,纯力量,不算他的强项。
因此现在这演武评分,对他来说就很重要了。
这方面,俞大猷颇有自信。毕竟自己一直没中文举,就是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