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笔小说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其人其事(1 / 3)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其人其事

朱瞻基作为一个极为优秀的守成之君,既不像朱元璋、朱棣那样冷酷多疑,又不似弘治帝、隆庆帝那样依赖大臣,更不像嘉靖帝、崇祯帝那样刚愎自用。朱瞻基既有治国的才能,又有文化艺术的天赋,既有军事才能,又能体恤臣下,既是随性风流,又有专情一面,可以说他几乎是中国古代太平天子的集大成者。比起唐玄宗,他的头脑似乎更为清醒;比起乾隆皇帝,他对待臣下又更加宽容。

在朱元璋和朱棣冷峻严酷的执政之后,明朝能够迎来这样一个全才型的皇帝,不能不说是一种幸运,也正是他把明朝的发展推向了极盛。但很可惜,朱瞻基只活了38岁,执政了短短十年,这又是明朝的不幸。他的儿子朱祁镇,虽然从小也是聪明伶俐,但没有被良好教导与指引,长于深宫的朱祁镇最终让大明江山走上了夕阳西下的不归路。

此外,安享富贵的太平天子朱瞻基,唯一的兴趣爱好就是喜欢蛐蛐,上行下效,各地官员为了阿谀奉承,采购上好蟋蟀送入宫中王府供皇帝与王公贵族玩乐。以至于清朝的作家蒲松龄在《促织》一文中为了讽古喻今,描述了皇帝的这一爱好给老百姓造成的悲惨处境。虽然明宣宗爱玩蛐蛐之事在《明宣宗实录》中并无记载,但是,近年在景德镇明代官窑出土的蛐蛐罐有力佐证了明宣宗的这一爱好。

在整个明朝三百年的历史中,朱瞻基也算是除了朱元璋、朱棣之外,最可圈可点的一位守成明君了。《明史》评价他“帝之英姿睿略,庶几克绳祖武者欤。”谷应泰也认为“高、成之政,非仁、宣不粹”。也就是说,朱瞻基的确将朱元璋和朱棣奠立的基业推向了全新的高度。

而吴贤妃正是这样一位千古明君的后妃,并且获得了贤的封号殊荣。《明史》中关于吴贤妃的记载是

吴太后,景帝母也。宣宗为太子时,选入宫。宣德三年封贤妃。景帝即位,尊为皇太后。英宗复辟,复称宣庙贤妃。(译文吴太后,是景泰帝朱祁钰的生母。明宣宗朱瞻基为太子时入选到宫中。宣德三年的时候,封为贤妃。景泰帝即位后,尊为皇太后。明英宗朱祁镇复辟称帝后,仍然成为宣庙贤妃。)

正史中的记录代表统治阶级的意愿,记录往往虚实兼有,文字也是冠冕堂皇的。

另一部明代著作《罪惟录》中是这样记载吴贤妃的

贤妃吴太后,代宗生母也,都督彦名女。初为汉王宫人,汉王以叛诛,宣宗赦其罪。实生景皇帝,中外未知之也。年七岁,而上疾革,语太后“更一哥哥陈符家,急呼来。”太后遂取其母子入宫,帝抱持哭。未岁,封郕王。郕王代立,尊生母为皇太后。

(译文吴贤妃即吴太后,是明代宗皇帝朱祁镇的生母,是都督吴彦名的女儿。起初,她是汉王朱高煦的宫人,汉王因为反叛被诛杀后,明宣宗朱瞻基赦免了吴贤妃的罪过。她生下景泰皇帝朱祁钰后,宫内宫外都无人知道。朱祁钰七岁的时候,明宣宗疾病严重,告诉皇太后“朕还有一子,养在陈符家中,快快召来。”太后于是接他们母子进宫,宣宗抱着他们大哭。很快,朱祁钰就被封为郕王。郕王即位后,封他的生母吴贤妃为皇太后。)

关于吴氏的身世,《明史》说她是朱瞻基为太子时的侍女,生儿子当年册封为贤妃。《罪惟录》则指出吴氏本是汉王朱高煦的宫人。

宣德元年(1426年),明宣宗对叔父汉王朱高煦用兵,御驾亲征,生擒了朱高煦,汉王宫的女眷按制度被全部充入后宫为奴。明宣宗赦免了吴氏的罪行。宣德三年(1428年),吴氏生下朱祁钰,母子隐藏宫外,无人知晓。宣德十年(1435年),宣宗病重,派人将吴氏母子召进宫,并托付自己的母亲张太后善待吴氏母子。托孤之后,宣宗驾崩,张太皇太后建立郕王府,庇护吴氏母子多年直至去世。

《明史》与《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