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笔小说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218章 卿大夫互相谦让(1 / 3)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公元前589年秋,晋国中军将郤克率领晋军凯旋而归,晋国都城绛城喜气洋洋。

根据晋景公的精心部署,城内百姓纷纷在城门口列队欢迎晋军将士凯旋归来。

在欢迎晋军归来的人群中,有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焦急地等待着他的儿子。他正是前晋国中军将士会。

士会等啊等,数万大军全部入了城,士会终于看到了自己的儿子,上军佐士燮。他的战车,低调地行进在大军后头。

士会的眼泪一下子便来了,他叫着士燮的名字迎了上去。

士燮见是父亲,赶紧从战车上跳下来,小跑过来,跪在父亲面前。

士会举起手杖轻轻在士燮头上点了一下,用生气的语气骂道:“你可知道父亲在这里等着你的归来有多焦急吗?为何要落在队伍最后?你想把父亲急死吗?”

士燮一边向父亲行跪礼,一边道:“让父亲大人焦急,是儿子的不孝。儿子考虑到大军得胜回来,国人必然夹道欢迎,军队最前面的就一定会得到更多的关注。

儿子不是主帅,不能急着享受荣誉,故不能走在前头。

儿子谨遵父亲一贯来的教诲,低调行事,所以就落在队伍最后了。”

士会把儿子士燮扶起来,紧紧抱住他道:“我儿如此谦让,看来老夫是再也不用担心什么了。”

这是一个细节,从中我们发现范氏家族宗主士会的谦虚谨慎真是到了极致,士燮作为他的儿子,显然传承了父亲的这个优点。

三年前,士会为了让郤克一展雄心壮志,把中军将之位让给了郤克。自己则告老还乡,儿子士燮也因此进入晋国六卿班子。

士会知道,对晋国卿大夫来讲,最大的危险并非是齐国,也并非是楚国,或者是什么戎狄,而是来自内部的血淋淋的权力斗争。

在晋国政坛,士会很清楚,唯有处事为人低调谦恭,谨慎小心才能在残酷的权力斗争中保全自己。

所以一直以来士会非常担心士燮,有一次士燮下朝回家已经很晚了。士会问他:“你今天回来怎么这么晚啊?”

士燮洋洋得意答道:“今天秦国来使,使者知识渊博,他在朝见国君时讲了一些远古时代的事,结果朝中大臣没有一个人知道。

儿子正好知道这些典故,便解释了一遍。

后来,秦使又讲了两件事,儿子都知道。秦使讲一个,儿子便解释一个,秦使很赞叹儿子知识渊博,故下朝晚了。”

士燮满以为父亲会很高兴,谁料士会大怒,抡起手杖夹头夹脑朝士燮打去,一下便打断了士燮玄冠上的簪子。

士会一边打,一边还骂道:“你以为你小子是哪根葱啊,咱晋国人才济济,哪有朝中大臣不知道的典故?他们这只是想要把机会让给长者而已!

你年纪轻轻,凭着父亲的功劳进入六卿班子,却如此炫耀,抢他人风头。如果不是老夫还活着,你此时已经摊上大事了知道不?”

所以此时见儿子士燮已经能够真正做到了谦虚谨慎,对荣誉不争不抢,士会怎么不放心呢?

其实,作为曾经的中军将,士会的这种谦虚谨慎作风,不但成了他的家教,也感染了当时的晋国六卿班子成员。

这次晋军大胜凯旋,晋景公非常高兴。在朝堂上,晋景公高度表扬了郤克:

“各位爱卿,此次大败齐师,元帅居功至伟,寡人当重重有赏!”

满朝文武一片喝彩。

郤克出列了,他行了君臣之礼后道:“主公,此次之所以能够取胜,首先靠的是主公您的威德和平时的教诲,再是将士们英勇作战。

要说功劳,士燮、栾书、韩厥、解扬等大夫们的功劳才是最大的。臣只是尽力履职,哪里敢说有何功劳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