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都是已经既定的,历来都是这样在做的,何必再商议什么对策?
所以就算伯宗再有才德,他回去还能向国君建议什么新鲜的东西呢?”
伯宗无限感慨,他更觉得这个车夫一定是隐居民间的人才,执意要邀请他一同去见国君,有意推荐车夫出仕。
但车夫不同意,他淡淡一笑道:“大夫您看,这满满一车货物,小民走了谁来管接下来的事?每个人都有他的职责,大夫还是不要勉强了。”
伯宗感慨一阵后,按车夫所言后来另寻捷径到了绛都,将车夫说的这套话统统转述给了晋景公。
晋景公恍然大悟,这不就是遇事别慌张么?
一切皆有法度,作为国君,严格依法依礼去做即可。
晋景公十分信任伯宗,有意提拔他,给予他带兵立功的机会。
公元前585年,由于宋国没有参加晋国主导的虫牢之盟,晋景公纠集了卫国、郑国以及部分狄人讨伐宋国。
这次伐宋,正是伯宗为统帅、大夫夏阳说为副将。
晋军进入卫国境内的鍼地时,副将夏阳说见卫军根本没有防备,便心痒起来,他建议伯宗袭击卫国。
夏阳说的理由非常好笑:“虽然不一定能攻克卫国,但如果我们袭击卫国,一定能够多抓一些俘虏回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后面更精彩!
这个夏阳说后来也没见诸于史料,估计这算是他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在春秋舞台上的表演了。
毛想想好了,这种水平的人在晋国能够长久么?卫国是谁?是你晋国的盟国啊。
这次出征的目的是谁?
是宋国啊。你夏阳说脑子进水了?居然为了抓俘虏袭击自己的盟国?
所以伯宗当时便严词拒绝道:“胡说!卫国因为相信晋国,所以军队驻扎在他们郊外而不加防守。如果袭击他们,这是丢弃信用。
多抓了卫国俘虏有个毛用?你令我们晋国失去信义,以后国君还能够拿什么去获得列国诸侯的拥护?”
可以说,如果不出意外,伯宗应该很快位列晋国卿级班子,他已经得到了晋景公的全面信任。
连伯宗也都认为自己将很快得到提拔,不免有些得意起来。这让一个女人很担心,她正是伯宗之妻。
史料记载,伯宗之妻是一位仕智女性,她见伯宗常常直言不讳,盛气凌人,经常提醒伯宗:
“小偷憎恶主人,百姓讨厌官员。有人喜欢好人,也有人憎恨妒忌好人。
你这样直言不讳,小人不会喜欢你,你小心若祸上身啊。”
此等良言,伯宗听了吗?
听了,但东边耳朵一进去立马从西边耳朵出来。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伯宗仍旧我行我素。
有一次,伯宗回到家,面带喜色。
伯妻问道:“夫君今天为何这么高兴?”
伯宗得意道:“今天,我在朝堂发表意见,很多大夫都赞叹为夫说有想当年阳子风范。”
伯宗嘴里的阳子,即曾经的晋国太傅、大夫阳处父,以智计雄辨着称,但华而不实。
后来,阳处父因建议晋襄公更任中军将,从而得罪了先氏家族,结果被先氏家族派人刺杀身亡。
伯妻忧虑道:“能够长出长米的谷子外观并不漂亮,有用的话哪里用得着修饰。
想当年,阳子华而不实,言而无谋,结果祸及自身。夫君何喜之有啊?”
伯宗不服气道:“你不相信?好吧,那我安排一场宴席,邀请几位大夫来家喝酒,你就在一旁听听,看看你夫君的真本事。”
伯妻叹了口气,无奈道:“好。”
于是,伯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