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间的明争暗斗,使得宫廷内部充满了紧张和不安的气氛。
公元165 年二月的一天,邓猛女在宫中酗酒,酒精的作用,让她失去了理智,行为更加张狂放纵,甚至行凶伤人。
此事传到了刘志耳中,刘志怒不可遏,他无法容忍邓猛女如此无法无天的行径。于是,刘志果断地将其打入暴室,这是一个充满了苦难和折磨的地方。并且,下达了让她自杀的命令,以正宫廷纲纪。
也差不多在这个时间,出身贵族的窦妙,被选入掖庭。窦妙能够入选,不仅依靠自身的条件,也可能与家族的地位和影响力,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此时此刻,面对空置的皇后之位,各方势力又陷入了争夺
邓猛女自杀事件之后,汉桓帝刘志心中便萌生出了,立宠妃田圣为皇后的想法。然而,这一决定,却遭遇了群臣强烈的反对。
司隶校尉应奉,怀着满腔的忧虑上书,言辞恳切地引用了西汉赵飞燕,灭绝皇嗣的惨痛例子加以反对。
要知道,赵飞燕在西汉时期,凭借着自身的美貌与手段获得恩宠,却做出了灭绝皇嗣这般令人发指的恶行,最终导致了汉室血脉的凋零和王朝的动荡。应奉以此警示刘志,不可重蹈覆辙。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与此同时,太尉陈蕃,也挺身而出,坚决反对立田圣为后。陈蕃以田圣出身卑微为由,据理力争。他深知,皇后之位,关系到宫廷的秩序和国家的稳定,出身卑微的田圣,难以承担起这一重任。并且,陈蕃还提议册立出身世家的贵人窦妙为皇后。
于是,刘志与陈蕃等大臣,就立后事宜展开了激烈的争论。陈蕃等大臣态度坚决,毫不退让,非要将自己的观点陈述到底。而刘志也不肯轻易妥协,双方僵持不下,气氛紧张到了极点。
但最终,刘志在陈蕃等大臣的强大压力之下,争不过这些坚决的大臣。他纵然心有不甘,却也无可奈何。不得已之下,只好于同年冬十月辛巳,立窦妙为皇后。
这一场立后的风波,不仅反映了宫廷内部的权力斗争,也揭示了东汉时期大臣们,对于皇后人选的重视以及对于王朝稳定的关切。
当然,从这件事情当中,也不难看出,窦妙这个人刚入宫没多久,就能登上皇后之位。靠的可不是她自身的能力,或者皇帝对她的宠爱,而是她那高贵的出身背景。另外,这也是各方势力,各个政治团体之间,相互妥协与权衡利弊后的结果。
不过,窦妙虽然因为政治因素,顺利成为了皇后。但是,也正是因为这样,她始终没有进入汉桓帝的内心。可以说,汉桓帝对于她是十分排斥的。首先,汉桓帝对她还没有相对的了解和喜爱。其次,汉桓帝立窦妙为皇后。像是一种被迫的政治妥协,并不是心甘情愿的。
所以,尽管窦妙登上了皇后的尊贵之位,但她却很少能够受到汉桓帝的宠幸。在那幽深的宫廷之中,窦妙常常独守空闺,满怀的期待化作无尽的失落。
汉桓帝的心思,全然不在窦妙身上,他最宠幸的依旧是田圣等人。田圣等人,凭借着自身的魅力与手段,将汉桓帝的目光紧紧吸引。
她们或许有着倾国倾城的容貌,或许有着能言善辩的巧嘴,又或许有着别具一格的才艺,总之,她们在汉桓帝的心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
比如,在宫廷的宴会上,汉桓帝的目光,总是不自觉地追随田圣等人的身影,对她们的一颦一笑都格外关注,赏赐的珍宝更是不计其数。而窦妙只能在一旁,默默看着这一切,心中的苦涩无人能懂。
这种不公平的待遇,使得窦妙在宫廷中的地位愈发尴尬。她虽有着皇后的名号,却无法享受到应有的宠爱和尊重,只能在这看似繁华实则冰冷的宫廷中,独自承受着寂寞与孤独。
这一切的遭遇,都让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