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笔小说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116章 窦妙(一)成为皇后(3 / 4)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妙的内心多有不满。不过,碍于汉桓帝,窦妙当下也是只能默默承受,并且将这些委屈全部记在了心里。随着这种不甘的情绪慢慢的积累,窦妙的怨恨也慢慢的变得深沉。

而窦妙本人,并没有这仁德的宽广胸怀。对于和自己争风吃醋,全然不将自己这个皇后放在心里的人,窦妙应该是恨的牙痒痒。而这些人,自然也成为了窦妙日后报复泄愤的对象。

公元 167 年的寒冷冬天,汉桓帝不幸卧病在床,身体每况愈下。在病情的折磨下,他做出了一个引人瞩目的决定,擢升田圣等九名采女为贵人。这一举动,无疑在宫廷中掀起了一阵不小的波澜。

同年的十二月二十八日,汉桓帝终究没能抵御住病魔的侵袭,与世长辞。他的离去给宫廷带来了巨大的震动和不确定性。

而窦妙,这位以忌妒残忍着称的人物,心中早已积怒于田圣等人。她的忌妒或许源于宫廷中复杂的权力争斗,或许是出于对自身地位的担忧。

在汉桓帝的灵柩尚在前殿,那庄严肃穆的氛围,尚未消散之时。窦妙便迫不及待地,将田圣杀害。她的这一行为,不仅彰显了她的残忍决绝,更是对宫廷礼仪和人伦道德的公然践踏。

这种宫廷内部的争斗和杀戮,在许多朝代都屡见不鲜。后宫的权力和地位的争夺,往往残酷而无情,人性的丑恶在这一刻被无限放大。窦妙的行为,只是这漫长历史长河中,众多权力斗争的一个缩影。

解决田圣之后,窦妙内心的怨结还是没有完全解开。心中的怒火并未平息,竟又萌生出要将汉桓帝的所有贵人,都置于死地的可怕念头。她的这一想法,犹如一场风暴,在宫廷中掀起了惊涛骇浪,让众人惶恐不安。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中常侍管霸、苏康挺身而出,苦苦劝谏窦妙。他们言辞恳切,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试图让窦妙打消这一极端且残忍的念头。

管霸列举了过往朝代中,因过度杀戮而导致王朝衰落的例子,苏康则从人性和道德的角度,阐述了这种行为将会带来的恶果。他们的劝谏声在宫廷中回荡,充满了焦急与忧虑。

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窦妙最终就此作罢。然而,这一事件却为管霸和苏康,埋下了祸根。因为他们的劝谏,忤逆了窦妙的意愿,让窦妙心中对他们产生了深深的怨恨。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不久之后,窦妙寻得机会,毫不犹豫地下令将管霸、苏康这两名宦官,残忍屠杀。从历史的长河来看,宦官在宫廷中的地位,往往十分微妙,他们既可能因得宠而权势滔天,也可能因得罪权贵而性命不保。管霸和苏康的遭遇,正是这种复杂宫廷斗争的一个典型写照。

汉桓帝刘志驾崩之后,令人唏嘘的是,竟没有任何子嗣得以存活下来,这一状况使得皇位的传承陷入了僵局,也让朝廷内外,弥漫着紧张与不安的气氛。

公元 167 年的十二月二十九日,窦妙因其特殊的身份,被尊为皇太后,瞬间站在了权力的核心位置。由于汉桓帝无子,这一棘手的状况,皇位的继承问题,迫在眉睫。

窦妙的父亲城门校尉窦武,深知此事关系重大,于是召来侍御史,河间人刘儵,共同商讨对策。

窦武面色凝重,目光中透露出焦虑与急切,向刘儵仔细询问河间国中王子,列侯中的优秀者。刘儵经过深思熟虑,权衡各方因素,最终推举了,解渎亭侯刘宏。

他向窦武详细阐述了推举刘宏的理由,从刘宏的品德修养到治理才能,一一列举,力证其为合适的皇位继承人。

窦武听后,不敢有丝毫怠慢,赶忙入宫将这一情况,报告给自己的女儿太后窦妙。窦妙在宫中仔细倾听父亲的陈述,反复思量,最终认可了这一选择。

于是,窦妙果断作出决定,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