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笔小说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第182章 在粟末地丰收的原野上(4 / 4)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秋收,一直会延续到十月初。

可这时候的大隋,也不太平。

一份来自灰影灰五的紧急情报,让阿布想继续泡在秋收火热中愿望落空。

大隋,有人造反了!

阿布记得前世好多人都说,大隋之所以在广皇帝手里灭亡,是因为有太多人造反。

而造反的原因,就是因为其在位期间不断地对老百姓加重赋税。

然而,事情真的是这样吗?

先得说说大隋的税赋制度,这也是阿布的粟末地重点参照的制度。

大隋征税,可一点不是乱征。

大隋先后进行过两次严格的人口普查,做好准确征税的人口基础。

和粟末地一样,大隋的人口普查采取的是大索貌阅的手段。

大索,就是大搜索、大搜捕。

貌阅,就是验首。

对人口进行当面审核查验,记录民户的年龄、外貌等特征,以验证有无瞒报、谎报情况,确保户籍信息的准确性。

大索貌阅,是全国开展的大动员大搜索的国家行动。

结合律令、军队、官员、乡老、密探,对全国各地大小村镇、城市进行严格的人口查验核查。

在重新整理、完善在籍户口的同时,重点搜查用各种手段进行隐匿的人口,即隐户。

其实,自汉末到魏晋南北朝时期,民间豪强地主巧立名目,逃避税负。

其中最主要的手段,就是通过隐匿人口,积蓄财富,从而造成民强国弱的局面。

大隋的大索貌阅政策,为国家增加了大量的在籍人口,使国家赋税收入空前提高。

这也是大隋,之所以富庶到成为世界第一的基础。

有了详实的户籍资料,隋朝文帝时期的宰相高颎,制定了输籍纳税法。

输籍纳税法,就依每家资财情况,作出缴纳赋税的标准。

根据从轻定额的原则,给每家每户写成“定簿”。

定薄,就是根据严格的标准,将民户分为上户、中户、下户三等,即户等。

这户等,将是全国上下纳税的唯一依据。

这套方法,非常高明。

既弄清了全国的户口情况,也基本上确定了全国民户应纳税的金额。

这就使得民户无法逃税,地方官吏也不能舞弊。

同时,因为比照历史,大隋的赋税极轻,这就使得普通民众得到拥护。

因为通过比较他们发现,与其依附豪强被大肆剥削,还不如落籍为国家编户。

这样,他们不仅能分得统一标准的国家土地,成为光明正大的均田农民,还可以享受国家较轻的赋税政策。

大隋的户籍人口一扩大,税源便得到极大扩充。

府库充盈,成为必然之果。

且隋三月天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