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笔小说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76章 抚愈(2 / 4)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具体的,就是通过僧、道系统,广施粮物,举办法会。

大隋的佛教和道教,其管理和发展相当健康。

先说说,佛教的情况。

鸿胪寺下,统典客、司仪、崇玄三署,各置署令。

昭玄寺,是当时作为佛教系统的直接管理机构,置于崇玄署下。

隋文帝下诏任命僧猛法师,为隋国大统三藏法师,作为最高僧官的沙门大统。

大统之下,又分设职务,天下三藏,再分置十统。

在沿用北魏的昭玄系统之外,大隋也保留了北齐的断事沙门。

而在地方上,在州设置僧正与沙门都等僧官。

广皇帝后,诏智顗为大沙门,委以佛法,令其弘护。

其实,大隋的这些僧官,远不像前朝僧官系统那样,拥有能左右天下朝局的实权。

皇帝,只是想借其声望,教化百姓,安抚僧众。

与此同时,大隋又以大兴善寺为国寺,内设立国内国外佛法交流教育机构。

在此,拜连提黎耶舍为外国僧主,主理对外佛事。

其主要职责,就是对外国僧人进行管理和安抚,并主持相关译经和交流活动。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大隋还在大兴善寺,设“二十五众”。

什么意思?

就是由二十五位通达佛教义理的高僧,组成国家最高的佛学教育组织!

这个组织,专门负责执行佛教教化弘法工作。

在这里,佛法被分类为数科。

每一科,再各设一名众主,对前来大兴善寺的僧众进行教化、讲授。

继续阅读

毫不夸张地说,当今大隋的许多明寺宝刹里,大多数学者僧及教化僧,皆出于此。

大兴善寺二十五众,是当今大隋最具权威的佛教学院式存在。

当然,这些高级法师或者二十五众,都是由皇帝亲自敕任的。

这些僧官,受到国家供养,但不设官阶。

所以,他们只是单纯的国家佛教学术机构,极大地改善了前朝教团涉政的恶劣风气。

广皇帝上台后,更加注重佛教的劝善化民,资助王化的作用。

他本人也非常笃信佛教,又对佛法有很深的造诣,平素结交的也是佛教领袖级别人物,如智顗、法安等。

为了加强对佛教的管理,他在鸿胪寺内增设两名少卿的专门职位。

这两名少卿,在辅助崇玄署对佛教控制的同时,也进一步削弱了昭玄寺的职权。

此外,逐步把佛教的管理收归到俗官之下,众多僧尼也都集中到官立大寺之中。

文帝时期遍布中央和地方的僧官,逐步得到废除。

针对前朝因无监察机构而导致僧官窳滥粗劣的情况,广皇帝再对佛教监察管理制度进行了改革。

即在断事沙门的基础上,再设“寺监”。

而那些郡县的佛寺,全部改为道场。

郡县的道观,改为玄坛,各置监丞。

此等机构的职务,皆由俗官来担任。

而其权力范围,包括了监管中央僧官、严控地方寺院等僧务事项。

现在,大隋终于形成了对僧道全面监督的监寺观制度。

这种变革,也让大隋的皇权,可以更直接插手和管控佛教、道教。

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中央政府的诏令一旦下达,就可以轻而易举地直接影响到基层佛寺和底层僧众,以及其下的广大信众。

这一招,对于大隋帝国统治的巩固,善莫大焉!

这不,豫州总管府大总管、卫王杨子灿,就用上了!

他先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