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的文人们经历过山河破碎,国家受辱的变故,词风明显向着国仇、战场、勉励杀敌转变。
比如一生力主抗金,还作下《平戎策》向朝廷进荐北伐收服中原的进取之策的陆游,写下了: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当陆游年迈自知再不能亲眼看到国家收复山河后,又作下绝笔《示儿》: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李清照一介婉约派女词人,当看到国家被侵略,京师都被金人占去,自己的朝廷和丈夫却不思平叛,反而临阵脱逃,不由得为他们感到羞耻,因而借项羽的悲壮反讽道: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但要论南宋最出名的,还得是辛弃疾的词,和他这个人。
公元1140年,辛弃疾生于山东历城,那时的山东已然沦陷在金人的统治之下。
在目睹了生灵涂炭,山河破碎,他的爷爷寄希望于他能像霍去病那样成为征战沙场建功报国的大将,于是为他取名弃疾。
又因为霍去病的名和他的寿命实在对不上,所有辛弃疾的爷爷又给辛弃疾取了个对冲的字,幼安。
辛弃疾在爷爷的培养下,自幼习文练武,明志立心。
当金国再度南下攻宋时,年仅二十一岁的辛弃疾悍然聚众起义抗金。
辛弃疾振臂一呼,受尽金人压迫的宋朝遗民纷纷响应这个籍籍无名但又极具胆魄的年轻人。
之后辛弃疾带领两千人加入了由耿京率领的起义军,在军中担任掌书记,主管文书。
1162年,辛弃疾奉命南下与南宋朝廷取得联系,但在返回的途中得知耿将军被叛徒张安国杀害,并裹挟部分起义军投降了金国。
辛弃疾自然不容许好不容易建立起的抗金起义军就这样一哄而散,于是率领五十余跟他一样的敢死之士,骑马冲入有五万之众的金营。
说是金营,其实大部分原本就是起义军,并且与张安国一同喝酒的金人将领随身侍从并不多。
也可能辛弃疾用的是假意投降智取,没有直接冲杀。
总之虽然看似很不合理,但辛弃疾就是率领这区区五十余骑,从五万人的敌营生擒了张安国,并号召上万被裹挟投敌的起义军回归。
自此少年英雄辛弃疾一战成名。
1162年,辛弃疾以英雄的身份正式踏入南宋政坛,此时的他年仅二十二岁。
因为是从沦陷区过来的,宋高宗赵构只给了他一个江阴签判的文职,每日只管躺平领俸禄。
但是这样的雪藏生涯自然与辛弃疾杀敌报国的志向相违背。
不久宋孝宗登基了,启用大量主战派人士,锐意收复中原。
辛弃疾接连上书朝廷,写了很多北伐的建议,但还是因为他刚从沦陷区过来,身份仍然还不能完全得到信任,所以他上书的军策也没有被采纳。
在之后的很长时间里,辛弃疾都只能在地方上担任小官,远离军务,荒废度日。
公元1170年,宋孝宗终于召见了辛弃疾。
辛弃疾激昂陈词,进献强军良策,可此时的宋孝宗又才经历北伐失败不久,心中的锐意进取已然在失败中被消磨。
这或许就是天意弄人。
宋孝宗怀揣雄心壮志北伐时,辛弃疾因为没有得到足够信任而未被启用,等到宋孝宗终于愿意信任辛弃疾时,宋孝宗又因为失败接受了议和。
最终宋孝宗只是给辛弃疾升了官,将他调来中枢担任司农主簿,依然还是文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