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派之争一直以来都是这个时代的主旋律之一!
此刻的那儒家的青衫少年和法家的短发少年仍旧在争辩。
两人各有各的道理谁也不肯服输。
姜思尘也津津有味的听着,相比较那些已经成名久矣的儒法两家高人而言这些新生代的弟子才能让姜思尘看到耳目一新的见解。
那些儒家高人亦或是法家高人的思想已经固化,只能沿着自己所坚持的道路不断前进下去。
而这些新生代的弟子往往会有更加广泛的思考从而走出一条自己的道路。
在试探的过程中这些年轻人会有许多天马行空的想法,这些想法都是最珍贵的。
比如此刻那短发少年口中提及的耕战政策!
“富国强兵当以律法严肃来要求无姓百姓进入有序有度的条文之中才能使其发展。”
“以德治国,以文治国,以礼治国方为正途!”
“君王乃万民之主!”
儒家少年同样也加以反驳,两人谁都无法说服对方。
他也有属于自己的王道之策作为应对。
两人的言论在姜思尘看来有许多可以反驳的漏洞和不足之处。
但不可否认的是两人以如此年纪能够将自身的坚持所学直至今天这个地步已经很是难得了。
仅仅这一场激烈的辩论赛就让姜思尘感觉不虚此行!
这场思想理念的辩论持续许久之后才结束了。
人群纷纷散去,其中有不少人都是津津乐道。
要知道此刻能够在沁源县出现的大都是诸子百家之人,对于各种事情都是有自己见解的。
此次见证儒家法家的争辩也让人感到兴奋。
“这儒家的短发少年看似稚嫩,但见解却极为毒辣,想必数十年之后儒家会再次多出一个鸿儒呀!”
“所言不虚,这儒家真是人才辈出,我名家何时能够与其相比。”
“自许久之前那位儒家大圣人出现以后这儒家便是一骑绝尘的存在,其余流派难以与其相比。”
“后世儒家圣人,鸿儒,大儒层出不穷,令我等好生羡慕呀!”
“若是以后此少年入朝为官的话也必定会有一番作为。”
“那法家少年也不错,虽然出身贵族,但却拜了名师并且于此间悟出了自己的道理。”
“这法家在诸国朝堂之上同样是远胜我等!”
“我观这两名少年皆是气运不凡之辈!”
人群中传来称赞,同时也有对刚刚争辩的评判之词。
原本姜思尘是打算就这样离开的,然而这个时候他却突然在人群中发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
魏国贤太子公子击?!
此刻那公子击正在一群人的簇拥之下饶有兴致的朝着前方那个法家短发少年的背影赶去。
姜思尘的记忆立刻回到了当初第一次见到公子击的时候。
还记得那个时候姜思尘前去追杀田氏公子田文循着踪迹来到了魏国都城大梁。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然而到了大梁之后却再也找不到那田文的踪迹了。
无奈之下姜思尘只能静静等待时机寻觅田文的身影。
而后姜思尘在一次参加魏国清风明月阁化名李姓公子比试的时候最终成为了最后的胜出者而后见到了这魏国的太子公子击。
此人乃是魏国有名的贤良太子!
与姜思元在齐国的人嫌狗厌不同公子击在魏国的太子之位可是非常稳固。
乃是众望所归的下一任魏国君王继任者。
他文韬武略样样俱全,并且有名师辅导,有战功加身,性格温和,治政有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