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笔小说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57章 柴桑口卧龙吊丧,耒阳县凤雏理事(1 / 4)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一、七律诗《周易哲学视角下的柴桑与耒阳之变》:

(一)《周易哲学视角下的柴桑与耒阳之变》

柴桑吊丧智谋深,耒县理事见凤魂。

阴阳相克道无尽,命运无常势有因。

顺应时宜柔克刚,洞察本质破迷津。

动静相谐局中变,守正居中悟易真。

(二)诠释:

诗的首联“柴桑吊丧智谋深,耒县理事见凤魂”,描述了诸葛亮在柴桑吊丧展现出的高深智谋,以及庞统在耒阳县理事时所展现出的才华与气魄。

颔联“阴阳相克道无尽,命运无常势有因”,体现了周易哲学中阴阳相互克制的道理,以及命运变化无常但又有其内在原因的观点。

颈联“顺应时宜柔克刚,洞察本质破迷津”,强调了要顺应时势,以柔克刚,同时要洞察事物的本质,才能突破迷惑。

尾联“动静相谐局中变,守正居中悟易真”,指出在局势变化中要做到动静相宜,保持守正居中的态度,才能真正领悟周易哲学的真谛。

整首诗以周易哲学为视角,深入剖析了柴桑与耒阳之变所蕴含的智慧和哲理。

(三)《三国演义》第 57 回名为“柴桑口卧龙吊丧,耒阳县凤雏理事”。以下是其具体内容:

1. 梗概:

周瑜被诸葛亮三气后,箭疮复发,临终前仰天长叹“既生瑜,何生亮”,随后含恨而死。鲁肃将周瑜灵柩送回柴桑。诸葛亮得知周瑜死讯后,决定前往柴桑吊丧。东吴众人皆认为诸葛亮是来示威的,但诸葛亮在周瑜灵前悲痛大哭,情真意切地诵读祭文,赞颂周瑜的才智和功绩,使得东吴众人对他的态度有所缓和。

诸葛亮吊丧后返回荆州途中,遇到了庞统。庞统因相貌丑陋,之前在孙权处未受重用。诸葛亮告知庞统可去投奔刘备,并写了推荐信。刘备起初因庞统容貌不佳,只让他到耒阳县做县令。庞统到任后整日饮酒,不理政事。张飞听闻后前往耒阳县视察,庞统仅用半天时间就处理完了积压百日的政务,张飞大惊,这才明白庞统是有大才之人,于是向刘备举荐。刘备最终重用了庞统。

2. 主题:

人才的重要性:此回中,庞统这样的大才起初不被重视,直到展现出才能后才被认可,强调了人才对于争霸天下的关键作用。无论是刘备对庞统的重新认识,还是孙权对庞统的错过,都凸显了领导者识别人才的重要性。

局势的变化与联盟的维持:周瑜之死使东吴的局势发生变化,而诸葛亮吊丧既显示了他的智慧和胸怀,也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蜀吴之间的紧张关系,为两国联盟的继续维持奠定了基础。这也反映出在三国鼎立的局势下,各方势力之间的关系是复杂且微妙的,需要不断地权衡和调整。

3. 情节:

诸葛亮吊丧:这是本回的重要情节之一。诸葛亮不顾东吴众人的敌意,亲自前往柴桑吊唁周瑜。他在灵前的一番哭诉和祭文,不仅展现了他的口才和智慧,也让东吴众人对他的看法有所改变。这一情节充分体现了诸葛亮的政治智慧和外交手段,他深知此时不能与东吴彻底交恶,通过吊丧来缓解两国之间的矛盾。

庞统理政:庞统在耒阳县的表现是另一个重要情节。他故意不理政事,以此来试探刘备对他的态度。当张飞前来质问时,他迅速处理完积压的政务,让张飞对他刮目相看。这一情节既表现了庞统的恃才傲物,也展现了他的卓越才能。

4. 主要人物:

诸葛亮:足智多谋,深谋远虑。他气死周瑜后,仍能不顾危险前往东吴吊丧,展现出了他的大智大勇和广阔胸怀。他对庞统的举荐也体现了他对人才的重视和爱惜。

庞统:号凤雏,与诸葛亮齐名。有济世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