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还折损了这许多兵将,拓跋嗣怒不可遏,派使者给刘裕一顿训斥。 刘裕虽然打得一拳开,却表现出一个政治家的难得的胸怀和策略,没有趾高气扬,只是说要借道过洛阳,取潼关,会师沈田子和王镇恶,去伐后秦,没有别的意思。拓跋嗣后悔没有听崔浩的话,此时也借坡下驴,不再掺和了。 可是如今后秦也亡了,拓跋嗣惊恐万分,生怕刘裕就此长驱直入,攻打北魏。 就在绝望犹豫之时,崔浩又站了出来,不停安慰他,却劝他莫急。 崔浩是什么人,五胡十六国最后一个杰出谋士,跟王猛,张宾齐名。 出身清河崔氏,博览经史,擅长玄象,阴阳之术、百家之言,无不涉及。反正在当时,无人可及。当年拓跋珪吃药吃疯了,大家避而远之,只有崔浩依旧勤勉不怠,一天都不曾离去。 拓跋嗣问道:“以君之见,刘裕和慕容垂孰优孰劣?” 崔浩想了想道:“刘裕更胜一筹。” “何以见得?”拓跋嗣大为惊奇。 崔浩接着说:“慕容垂父兄皆是人杰,根基深厚,稍加努力,就能脱颖而出。刘裕是什么人?斜阳草树,寻常巷陌,出身贫寒,一个卖草鞋的,能有如此成就,可见比慕容垂厉害啊。” 拓跋嗣一听更犯愁了。 崔浩笑道:“秦地,虎狼之国,治理没个几年弄不好,刘裕肯定得忙活一阵。我们趁机休养生息,增强国力。 我夜观天象,刘裕必回江南,秦地最终将为我所有,我们可以坐而守之。” 他又叹道:“可惜战局百余年,大家势均力敌,竟没有出现一个韩信、白起那样的将领。我国之内,没人是刘裕的对手,一定不要轻举妄动。” 拓跋嗣一阵苦笑,我不动,也得刘裕不动啊,他要动,我还能装死吗?御驾亲征也得打啊! 崔浩看出了他的心思,遂道:“刘裕此次北伐已久,劳民伤财,后方不稳,最主要的是士卒疲惫,必不会再轻易深入作战,据臣推算,他必整顿兵马,返回南方筹备称帝之事。陛下放心好了。” 拓跋嗣这才松了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