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裕回师南归,417年十二月初三,踌躇满志的刘裕立于长安城头,百感交集,他凝望着这座城,他曾经倾力夺下,就因为刘穆之的去世,不得不离开了。 北方也不能不管啊,怎么办呢?于是任命他的次子刘义真镇守长安,统管雍、梁、秦三州全局。 但是他忽略一个大问题,刘义真太小了,才十二岁。各位看官可能会说,十二岁也不小了,莫容垂出道就这么小,还不是勇冠三军,可是天下有几个慕容垂啊?这是刘裕最大的一个败笔。 刘裕也不是没算计,儿子小,能臣多啊,任命王镇恶为司马、又把沈田子、王修、毛德祖等等都留在了长安,辅佐刘义真。 临行前,刘裕也是担心不已,他召集留守将领,百般叮嘱:\"长安城得之不易,拜托诸将,务必坚守。\" 说这话他自己都没底气,关中难守,难以上青天,他是心知肚明的。 他要在,那没问题,他要离开,结局他心里是有数的。 近百年来,多少英雄折戟沉沙!刘耀一代枭雄、石虎又狠又精、苻坚仁厚大志、慕容冲英勇善战、姚兴沉稳多谋,结果又怎么样了呢?皆如过客,匆匆而过。 刘裕又对留守的这几个人做了一番分析,当初王镇恶不管三七二十一,率先进了长安,夺了大功,有人提醒刘裕得抵防王镇恶,这人太有能耐了,总是以少胜多,颇有祖父风范,而且不惧生死,若心怀异志,可怎么办呢? 正这时,又有人举报,王镇恶私藏后秦皇帝姚泓的车辇,这可不是一个小事情,刘裕立即刻派人秘查,结果发现,王镇恶把车辇上面的金银财宝洗劫一空,而车辇被他丢弃路边。 刘裕这才安心,原来是贪财啊!这没啥大事,就怕像他一样啥也不贪,但还是对王镇恶有所顾忌,所以在班师时,态度暧昧,话说得不太透明。 相反的,沈田子本可趁胜直取长安,但被弟弟沈林子劝阻:\"夺取长安易如反掌,但是你让主公如何是好?怎么赏赐你?” 沈田子于是没入长安,但是王镇恶却冲了进去,这给他气得! 但是刘裕因此特别青睐于他,懂事!他也曾暗戳戳地询问刘裕:“主公南归,不怕长安有人做大吗?” 刘裕知道他的意思,笑道:“这不还有你呢吗?” 沈田子于是就不再说话了。 咱们还得说回来,一个十二岁的小孩,怎么可能守得住,怎么能不引起敌人的窥探觊觎呢,别人不说,就说赫连勃勃这个没有人性的,惯于欺软怕硬,他跟恩人姚兴打了多年,吞并了后秦大量土地,牛马钱粮无数,后秦被灭时,他不是不想伸手,他是怕干不过刘裕,所以龟孙未动。 刘裕南归,可是天赐良机,到手的肥肉他绝不会放过,刘裕回去没多久,赫连勃勃就出兵长安。 公元418年春正月,赫连勃勃,派遣抚军大将军赫连璝,率领精锐,抵达渭水北岸,此时关中百姓都被折磨得没着没落了,拉倒吧,归降吧,结果投奔之人前后相连,不见头尾。 沈田子各方面都不如王镇恶,他看赫连勃勃来势汹汹突然害怕了,退守刘回堡,并向王镇恶求援。 王镇恶那可真是个暴脾气,当着来使王修的面,厉声指责:\"主公把十岁的孩子托付给我们,何其信任?理当竭力死战,居然临阵脱逃,只知求援,他干什么吃的?\" 王修回去把这话传给了沈田子,沈田子是又愤怒与恐惧。 他还害怕一件事,刘裕临行,言语暧昧,谁知道他跟王镇恶怎么说的?要是王镇恶想一人独大,那自己必须死无葬身之地。 于是他决定先下手为强,正月十五日,沈田子设下鸿门宴,在傅弘之的大营,举行军事会议,邀请王镇恶共议大事。 王镇恶做梦也没想到,沈田子会算计他,于是欣然前往。 沈田子对王镇恶说:“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