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闻刘义真留守长安,搞得天下大乱,王镇恶,沈田子死于非命,赫连勃勃升账议事,笑道:“我欲取关中,各位预测一下,结果如何?” 赫连勃勃这个人性情类似石虎,但是又有不同,虽然残暴不仁,但是比石虎清醒,文武兼备,相貌俊朗。 十六国时期的兵制,大多沿袭东晋、即兵民分离。赫连勃勃觉得这样不行,下令兵民合一,闲时为民,战时为兵,这样一举两得,既可以为国当兵,又可以减轻人民的负担,国家经济实力不停提升。 王买德听他问起,立刻起身回道:“刘裕太小儿科了,居然不知何为关中,叫个幼子来镇守,自己狼狈而回。” 众人大笑,赫连勃勃手驻在膝盖上,意气风发道:“他是另有打算,回建康篡夺帝位,没时间逐鹿中原了,这也是天赐良机,既然老天把关中赏给了我们,我们必不可让老天失望!” 王买德是什么人? 能人! 原来是后秦的官员,看姚兴越来越糊涂,投奔了赫连勃勃,赫连勃勃知人善任,对他也是重用有加。 起初赫连勃勃想吞并后秦,王买德就劝他,还是消停消停吧,后秦根基深厚,人心还在,一时半会打不下来,等着姚兴去世,再做谋划吧,也就是很快的事。 赫连勃勃又要打西凉,王买德又劝,“睦邻友好,他们又内乱不已,咱们不能趁人之危,老百姓会笑话你!再说劳民伤财夺过来也守不住。” 赫连勃勃一听,又停了下来。 从413年开始,赫连勃勃听从王买德的建议,停止乱打乱撞,致力于国内建设,如今五年过去了,国家真的实力壮大了不少。 王买德接着说:“臣有三策: 一为断后路:青泥、上洛,为险要重镇,辖制南北,宜先派出游击部队,切断东晋的补给和退路。 第二策:东阻潼关,切断江南的水陆通道。 第三策:发布檄文到三辅地区,一定要恩威并施,刘义真不知收复民心,我们稍加安抚,便可得之,可以省去很多麻烦。” 赫连勃勃连声说好:“务必生擒刘义真,他这个小家伙,就是网篓之鱼,瓮中之鳖!” 于是下令前将军儿子赫连昌,驻兵二万,东阻潼关,前锋为;王买德,屯驻青泥任,任抚军右长史,掐住南北咽喉;赫连勃勃亲自统率大军,尾随在后! 刘欲虽然在忙活稳定建康朝局,为自己登基铺路,但是也在考虑,关中怕是守不住了,又不甘心,于是想让世子义符镇守荆州,派遣三子刘义隆为司州刺史,去镇守洛阳。 中军谘议张邵一听,那刘义隆还不得有去无回啊?心里话你就看不上他,老话说的好,偏疼儿女不得济,你这个孩子才是人中龙凤!又不能直说,怎么办?迂回一下吧。 于是说:“储位之重,重于泰山,四海所系,不宜外放,还是别让世子刘义符去荆州了!” 刘裕一听也有道理,那调一下,义隆去荆州吧,但是也太小了,还不到十二岁,于是任命刘义隆为荆州刺史,督荆·益·宁·雍·梁·秦六州诸军事,又佐以一大批官员组成一个集团,决定府事。 刘义隆五岁镇京口,十岁镇彭城,如今又去镇守荆州,也是吉人天相,每次活干得都好,刘裕也越来越觉得这个儿子小人大样,仪表出众,谈吐超群,慢慢地喜欢起他来。 他私下对儿子说:“王昙首这个人,你要重用,他沉毅而有气度,稳重而有胆识,是宰相之才,汝不可任性胡为,遇事多请教于他。” 刘义隆立刻恭恭敬敬地回道:“是。孩儿记住了。” 此次关中各方博弈,还得看刘义真,虽然没了王镇恶,死了沈田子,还好,还有一个傅弘之,他原来是沈田子的副手,在击溃姚泓的战役中表现出色,与赫连勃勃前锋几番交手,竟然不落下风,将夏军击溃,暂时保护住了长安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