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笔小说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41章 人文、信仰与新灵源的诞生(3 / 4)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青花瓷片等。第5层为淤土层,系黄河泛滥层,且土层较厚。第6、7、8层为宋元文化层,内含大量的粗白瓷碗、影青和兔亳瓷片、宋代钱币、建筑构件等。唐代文化堆积见于发掘区南部,出土有莲花瓣圆瓦当、板瓦和黄釉粗瓷碗。

宋代老君殿建筑遗址,殿基呈亚字形,坐北朝南,属高台建筑。台基外包砖基,内填黄土,整组建筑布局严谨,修建工整,保存较好。在遗址中部发现一处唐代建筑基址,其下层南北两侧各有一段汉代墙基。

在流星园旧址,共发现9眼古井,其中一眼为春秋时期的瓦圈井。其他8眼井,曾经汉代、宋代重新修筑。

1993年开始对天静宫的老君殿、灵宫殿、三清殿、流星园、圣母殿、藏经楼、两庑、道士舍、山门、钟楼、鼓楼、迎仙桥等建筑,进行逐一修复,再现昔日风采。

这两处地方从古至今都在争“老子故里”。老子故里到底在何处?夏先衍不得而知,现在已经成了迷。虽然他无法确定老子故里的确切位置,这两处地方都诞生了灵源,这就很有趣了。这一发现让他开始思考其中的关联。

老子故里肯定只有一处,那么为何会出现两个地方同时拥有灵源呢?那就证明了一个问题,不单单只有文明遗迹可以促使灵源诞生。

这两处地方都与老子有关,它们代表着人们对老子的敬仰和纪念。尽管无法确定真正的老子故里在哪里,但两个地方聚集了人们对老子的信仰和崇拜之情。这种人文信仰的力量可能导致了灵源的诞生。

遗址作为文化与文明的历史见证,是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桥梁,也是理解历史、探索文明进程的重要窗口;而祭奠则是一种表达敬意和信仰的方式。

太清宫与天静宫两处灵源证明了,这两种方式都可以诞生灵源。

这种发现让他对灵源的本质和起源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也为他进一步探索灵源的奥秘提供了新的思路。

他把自己的猜测发了出去,果然有这个猜测的不止他一个人,很多人都意识到了这个问题。

紧接着他又收到了一条信息:安阳殷墟遗址,发现灵源。消息来源也是西战区,看来这些灵源是经过完全确认后才进行公布的,其他疑似灵源诞生的地方只是派人驻守了,并未公布出来。

三千年钟灵毓秀,洹河畔人杰地灵,古都安阳令人心驰神往。

安阳,地处晋、冀、豫三省的交汇处,境内古迹众多,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安阳是甲骨文的故乡,也是《周易》的发源地;这里有华夏第一个有文献记载并为考古发掘所证实的商代都城遗址,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后母戊鼎原称“司母戊鼎”也从这里出土,是华夏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宅殷土芒芒。”《诗经》中的商代,浪漫而富有想象。

一片甲骨惊天下。

130多年前,甲骨文的横空出世,犹如一道霞光,划破历史长空,照亮了这座沉睡3000多年的古老都城。

1928年,考古学家董作宾在安阳市西北郊小屯村挥出第一锹,正式拉开殷墟科学考古帷幕。殷墟因此成为华夏历史上第一个文献可考、为考古发掘所证实的商代晚期都城遗址,也是华夏考古发掘时间最长、次数最多、面积最大的古代都城遗址。在一代代考古人的手中,“大邑商”的轮廓渐渐清晰。

在建设华夏民族现代文明的新征程中,殷墟成为学习理解华夏文明、古为今用的一把关键“钥匙”。

殷墟宗庙宫殿区、居址区、王陵区、墓葬区、手工业作坊区等重要遗迹,以及与之毗邻的商代中期都城洹北商城陆续被发现,出土了大量甲骨文、青铜器、陶器、玉石器等各类珍贵文物,其中分量最为重要的,当数出土的甲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