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笔小说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1673章 !(1 / 3)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张煜是被煤烟味呛醒的。

后脖颈黏着冰凉的汗水,手掌下压着的数学练习册边角已经卷起。

他盯着课桌右上角那滩凝固的蜡油,突然伸手摸了摸铁皮文具盒上凹凸的七龙珠贴纸——这是他小学六年级时集了三十包干脆面才换来的限量款。

"张煜!"粉笔头精准砸中他的额头,物理老师王建国握着三角板敲打黑板,"说说牛顿第一定律在冰面运输中的应用!"

教室里响起压抑的笑声。

张煜站起来时,木制课椅与砖地摩擦发出刺耳的吱呀声。

他望着窗外操场上正在抽冰尜的男生们,冰锥划过镜面般光滑的冰面,在冬日阳光下折射出细碎的银芒。

"当雪橇在冰面上匀速直线运动时,拉力与摩擦力相等。"

他声音带着变声期特有的沙哑,"就像镇东头老赵叔的狗拉爬犁,给供销社送腌菜坛子的时候..."

哄堂大笑中,王老师惊愕地推了推裂了腿的眼镜。

前座穿玫红色滑雪衫的李晓燕转过头来,马尾辫扫过两人课桌间的"三八线",她悄悄竖起大拇指,哈出的白气在冻红的鼻尖凝成细小水珠。

课间操时,张煜蹲在锅炉房后墙根,看初二混混头子周大勇用改锥在冰面上凿孔。

冰层断面泛着淡青色,二十公分厚度足够承载整个冬季的马车运输。

他突然记起九四年那场罕见的暖冬,腊月里化冻的冰面吞没了县运输公司三辆解放卡车。

"借个火。"周大勇把自制的松明子凑过来。

张煜从兜里掏出印着"劳动光荣"的铝制打火机——这是父亲张卫国从木材厂顺回来的次品。

火苗窜起的瞬间,他瞥见对方军大衣袖口露出的半包"大前门",烟盒上印着1992.11的字样。

放学铃响时,天空开始飘细雪。

张煜把帆布书包甩上肩头,鹿皮靴踩过校门口冻成冰坨的痰迹。

供销社西侧新开的录像厅门口,手写海报上的《霸王别姬》四个字洇着化开的墨痕,张国荣的脸在寒风里微微颤动。

他在自家楼道口跺掉靴底的雪,看见二楼窗户伸出根裹着棉套的铝皮烟囱。

母亲王淑芬的骂声混着酸菜炖粉条的香气飘下来:"又去锅炉房鬼混!棉鞋烤糊了别指望买新的!"

张煜摸着口袋里温热的打火机,忽然想起今晚《新闻联播》会播报人民币汇率并轨的消息。

他抬头望着灰蒙蒙的天空,一片雪花落进眼里,化成1993年冬天的第一滴水。

张煜推开家门时,铝制饭盒碰撞声正从厨房传来。

父亲张卫国蹲在五斗橱前,军绿色棉裤膝盖处磨得发亮,手里攥着把黄铜钥匙——那本该锁着底层抽屉里92年版的百元面值国库券。

"爸,供销社刘叔说桦木柈子要涨价。"张煜故意把书包甩在炕沿,帆布包撞翻搪瓷缸,褐色茶渍在《半月谈》封面上晕开一朵花。

他记得九三年冬省里下达红头文件,要求严查国营单位私售国库券,而父亲抽屉里那沓债券足够让全家在明年粮价飞涨时挨饿。

张卫国手抖了一下,钥匙串发出清脆的响声。

这个四十岁的东北汉子有着伐木工人特有的宽肩膀,此刻却像被压弯的柞树枝:"你妈在供销社站了一天柜台,去把酸菜缸挪到阳台上。"

当张煜掀起渍菜石时,冰凉的酸水渗进棉手套。

腌菜缸沿结着冰晶,倒映出窗外粮站的红砖围墙。

三只麻雀正在啄食散落的玉米碴,突然扑棱棱飞走——马路对面传来柴油引擎的轰鸣,县木材公司的东风卡车正拖着原木驶过,车辙在雪地上压出深深的沟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