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笔小说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269章 变(3 / 5)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是处在被动的一方,虽然都能游刃有余的身而退,却还是把自己放在了一个被人轻视的位置,在众臣眼中,这可不是一个雄主应该具有的品质。”

在吕布看来,吕幸就是顾虑太多,总想着平衡各方面的牵制,做到一个完美的平衡,可偏偏却把自己放在了极为不利的地位,这对于一个臣子来说或许是一份让人称道的品格,可对于一个将来注定要君临天下的雄主来说,这将会是他最为致命的弱点,都说天家无情,吕幸就是情太真,他实在不想让他的父亲陷入两难之中。

而吕苟就没有这些顾虑,在他的眼中,只要是他想要的就会力去争取,他才不管别人是怎么想的,包括他的父亲,他觉得小时候就已经受够了苦,现在的他再要求什么都不过分。

严秀丽微微动容,她没想到夫君想的这样久远,她也知道自己的儿子缺少的不是果决与坚毅,而是狠厉与无情,许多事都被情感禁锢,在行事时难免就会碍手碍脚,不想旁人那样干脆。可她也不想就这样原谅吕布,翻了个白眼就会后院了。

吕布也只是摇了摇头,他现在可没空哄佳人开心,还有一堆重要的公文需要批阅,许多事正在展开,千头万绪,都是史无前例的举措,没有一件能够离开他的掌控,如今他是大汉这艘船的舵手,行驶的方向已经与原来截然不同,未来命运如何,吕布都要为他负责。

次日殿会,吕布驳斥了中书令上奏的人才选拔提案,陈群的九品中正制已经实行多年,算是吕布能在河北稳固各方势力的重要保障,可是多年下来,这项政策的弊病便也显现出来。

各级官吏举荐任人唯亲,德行评估流于形式,使得士族大家势力崛起,各地大族成了个地方的实际霸主,就连当地的官吏都要退避三分,甚至于有些官吏就是他们任命举荐的。中央朝廷对于地方的控制,甚至还比不上分封制的时候,这也是百年之后异族之所以纵横肆虐中原的主要原因之一。

当然这个时候吕布的威势还如日中天,可一旦有朝一日吕布不在了,那么各地方士族的成长姿态将是雨后春笋,便成延绵不绝之势。

士族尚文,鄙弃武者,一旦让士族掌权,无异于自断脊梁,这股歪风邪气可万万不能在自己手中重演。都说以史为鉴,在明知将来可能会发生的灾难面前,吕布必须要逆水行舟,将这种歪风邪气扼杀在摇篮之中。

中书令钟繇奉命草拟官吏选拔制度,可他自己本身就出身士族,所以草拟出来的提案让吕布十分失望,这不就是九品中正制的翻版吗?换汤不换药,要只是这样,他还有什么必要弄起这些是非。

“如今吏治清贫,各级官吏比之于先帝时不知好了多少,可见九品中正制比原来的征辟制要优越太多,既能够造福百姓,也能够团结乡里士族,如此一举两得的仁善之政,这些年来已经成果累累,晋王的顾虑莫不是杞人忧天?”

说话之人正是九品中正制的制定者陈群,任谁也不会容忍自己的劳动成果遭人质疑,何况还是一个被证明十分有用的善政。

“咳咳。”一声咳嗽,久没有说话的军师祭酒庞统发言道“我认为晋王的顾虑并不是无道理,士族势力太过庞大,对于我朝今后的发展并没有半点好处,甚至将会是心腹大患,各位试想,各级地方官吏都由各地原任官吏举荐,受荐人无一不是出身当地的名门名士,即便有官署履历可以查询,可是再如何正直的人都不会忘记自己的出身,长此以往各地士族的权力将会无限增长,直到最后必是尾大不掉之状,我认为有必要对现存的人才选拔之政进行修改,先人曰兼听则明。既然是选拔人才,就应该不拘一格,网罗天下英豪,才应该是盛世之兆啊。”

吕布这才听到了一些顺耳的言语,庞统虽也是士族出身,却是庶族寒门,处在士族与平民之间,算是两头都不靠的阶层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